好撒瑪利亞人 愛鄰舍─真實故事還是譬喻?


畫作《Le bon samaritain》, 1896,Maximilien Luce

◎胡業民(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經文:路加福音十章25-37節

難有一處聖經像這段路加福音經文這樣活現,讓我們如此又深刻地看到人──鄰舍的昂貴價值,和人與人間那種難以推諉的責任。

然而當我們研讀「路加福音第十章」耶穌所講述的,可能超越一個精彩的比喻,而實為一至為動人故事,以致最後使嗆聲質疑的律法師啞口無言。

對話的起源,是一位律法師來向耶穌面前,問一個所有猶太人都關心的問題:「我如何行才可以得到永生?」雖然他也存心有試探耶穌的意思。

是的,面對自以為是律法的高材生,詮釋就顯得重要了!耶穌接招,順著他的話反問道:「律法上寫的是什麼?」「您是怎樣唸的呢?」意思是您是怎樣詮釋在您身上的呢?

如何詮釋律法在己身?

這位律法師毫不思索立即舊背誦出來:「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好,耶穌即時拍手給予鼓掌,說這就是了:「您這樣行,就必得永生。」律法師突然覺得這個「標準」答案真讓他要向耶穌抗辯他的理了,他繼續問:「那誰是我的鄰舍呢?」

對他的迷惘和爭執,耶穌直接說個故事:「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沿路下到距離37公里的耶利哥去,路上落在強盜手中,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偶然來了一個祭司,從同方向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繞道從對邊面走過去了;又有一個利未人(反方向)來,看見他,也照樣閃邊繞過去了。」

耶穌抬起頭來看看律法師,繼續說「唯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看見這個老外──猶太人,就動了慈心。立刻滾下了牲口停下來,在他身上用油塗抹、酒洗淨傷口殺菌,做了基本包紮好的工夫,扶傷患上自己牲口,帶到附近的店裏,進去繼續照應他,那天晚上應該折騰了一夜。由於忙碌的事情被打斷了,第二天清晨撒瑪利亞人必須前行,但是他思想首先這位猶太兄弟還要休息二、三天,其次自己不能讓這個尷尬平白丟在旅館裏,仁兄尚在呼呼大睡,他走到櫃台,拿出了兩天的工資『兩錢銀子』──可能他是身上所有的錢,交給店主說:『這是費用麻煩您照顧他,若是還有其他天數開支,我是您們常客老面孔,請接受我個人擔保,在回來路上一定償還您,拜託了。』

耶穌此時問律法師,您不是要問我您可以做誰的鄰舍嗎?請問這三個人路過的人,誰盡上了鄰舍的角色呢?

律法師漲紅了臉,支吾地說是那個憐憫猶太人的那一位。耶穌說──您,這個猶太人就照做吧!

用最高級的愛來愛人

推敲精髓思想,這是一個人值得「全愛」的故事。

耶穌所講故事十分生動,因為兩個城市距離卅多公里,細心讀經的人會發現,這個好撒瑪利亞人,正是「盡心(動了慈心)、盡性(思想傷患照顧休息日子)、盡力(包紮背負看顧)、盡意(拿出錢作保證,不要把難處留給店主)」來愛這個人猶太人。這不是前面律法上最高級的、對上帝的愛法嗎?這位撒瑪利亞仁兄,竟用最高級的愛來愛人,而且是猶太人所看不起的撒瑪利亞人。

直行敬拜服事路線(綠線)及繞道耶利哥敬拜服事路線(紅線)(圖片來源wikki)

其次,從加利利北方來到耶路撒冷敬拜神,走直線要三天半,耶穌便是經常走直線來往的。但是那些嫌棄撒瑪利亞地區的猶太人,為了「敬拜神」是會繞道的。

他們行程如下:先下到加利利河谷,一直走到耶利哥城(海平面下約200公尺),才向右轉走上坡,坡度要再上600公尺,總共800公尺坡度,(比草屯到日月潭還要高兩百公尺。)如此從加利利到耶路撒冷,需要五天。不惜多走了一天半,千辛萬苦的目的,只為繞道開撒瑪利亞人居住區域。因為一年有三節,故一年要走三次,去耶路撒冷敬拜。

明白神心意 行動帶出改變

耶穌是要舉出一個極端對比的例子「撒瑪利亞人愛人,祭司、利未人不愛人」來故意教訓人嗎?

不是的!而這條路上怎麼會出現這些敬虔的宗教領袖、支派呢?我們要指出,這是真實的故事,而且是「敬拜的季節」,只有在敬拜輪值事奉的季節,北方加利利宗教領袖們,才是會大量出現,以致從機率來看,他們是最先經過看到傷者不堪形狀的人。

再說一遍,會辛苦走這條路線的人,他們是最敬虔的人!打從心底要去做自己以為最敬虔、討主歡喜的事奉的人。當律法師最後口頭服了耶穌,他還是漲紅了臉,不願意說是「撒瑪利亞人」,而說是「憐憫他的」那一位,當了落在強盜手中那位別人的鄰舍。

既然律法師承認並懂了,耶穌就不再追究為難他了。我們可以更深思想:人的價值昂貴,值得我們用愛神的標準,以四個層次盡心、盡力、盡性、盡意來愛他:我們看見神的心意和尊榮值得我們這樣做嗎?詩篇八篇:「…你使他比你微小一點,賜他尊貴榮耀為冠冕。」人的地位僅次於神自己。這個觀念,會改變當代我們許多服事的優先順序,包括經濟金錢如何使用。

這段經文故事,經文平敘,十分明白,是講述愛鄰舍而且是用最高級的愛來愛的故事教訓,千萬不要寓意解經,如,從耶路撒冷下去耶利哥,是遠離神,然後就發生不幸被打得半死,酒預表聖道、油預表聖靈,好撒瑪利亞人預表基督,祭司利未人代表宗教,最後推論說這般故事是告訴我們「宗教不能救人,惟有基督才能救人」,等。卻剝除了所有愛鄰舍的重要聖訓要求。

當那時連律法師都不敢反駁,我們可以相信,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接近真實的故事,也是從耶利哥到耶路撒冷通行路上,容易發生的事件,非僅是比喻故事而已。

(本篇文章經作者同意,並轉貼自原始網站 https://www.ct.org.tw/127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