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與青年創富/佘日新

新經濟與青年創富

佘日新

逢甲大學講座教授兼跨領域設計學院院長

禧年經濟倫理基金會董事

一、前言:二十一世紀的特徵

21世紀,出現了極度不均的現象,中央通訊社新聞中有一段文字,以「貧困世代、崩世代、厭世代」三個非常負面的字眼來總結這個世代年輕人的生活經驗,甚至是他們人生追求的目標。這對他們來講非常無奈,非常困惑,甚至非常憤怒。無論崩世代也好、貧困世代也好,或者厭世代也好,描繪的都是沒有未來、沒有盼望、沒有出路的年輕世代。由於發展的困境,造成了年輕世代與長輩間的隔閡,甚至對立,過去台灣社會是相對融洽的,在兩岸還在交往的過程當中,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的媒體用「人是台灣最美的風景」來描寫台灣的人情味,可是曾幾何時,這個不均時代造成社會不同族群之間的矛盾。源自於錯綜複雜的不均現象,引爆許許多多衝突,造成社會的對立,甚至政治人物運用、操弄這些的矛盾,不僅沒有展開行動解決問題,深化的矛盾沒有祝福這個社會,反而是運用來當作政治工具,是非常遺憾的事情。而這個挑戰席捲全球,並不是台灣社會的獨有挑戰。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這本書是法國的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巨著,整本書非常厚,論及很多理論脈絡,不是一本易讀的書。皮凱提所提出的理論,有人額手稱慶,也有人對他所使用的數據與研究方法,提出很多的質疑。但是不管如何,他的思辨與經驗總結,可用一句話來說:在這個新的時代當中,用錢賺錢會比用勞動力賺錢容易。用錢賺錢比用人來賺錢容易,亦即一個手上握有財富的人,要繼續累積財富的速度,會遠遠高過一個人辛辛苦苦、非常殷勤的工作。殷勤工作是一種美德,在我們的傳統社會當中,或在我們的信仰裡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但,人類歷史進入21世紀,即便辛辛苦苦的工作,即便將所學的都發揮在工作中,恐怕發展的機會也不見得比那些資本家更多。所以,對這些加劇的財富落差,憤怒加劇了在這個時代當中的撕裂與階級對立。

二、新經濟的架構

隨著科技的進展,生產力不斷以新的形式改變我們的經濟與社會框架。隨著個人電腦與互聯網所掀起的第三次工業革命,21世紀正在進行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核心觀念是虛實系統(Cyber Physical System)。過去人類存在一個物理的世界,是一個類比的世界;隨著個人電腦的解構與互聯網的串連,新經濟的框架將線上的、數位的世界,與線下的、物理的世界鏈結,並架構成無限嶄新的可能。所以當第三次工業革命引領我們進入資訊社會、大量的改變生活型態之後,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萬物聯網的時候,可能是你的桌子聯網、你的冰箱聯網、你的車子聯網,甚至是你的心臟裡面裝的心律調節器聯網的時候,這些事情出現了一個截然不同的一種可能。當人與物的關係不僅在電腦或手機的範疇內,生活出現了非常大量新的機會與挑戰,同時也引發許多挑戰。

圖一解析了Cyber Physical System與當前正夯的專有名詞間的關聯。物聯網(IoT,Internet of Things)將物理世界建模,數位化的物件可以以通訊模組聯網,將各種特徵值(Signature)建立資料庫。累積數據量夠大時,「數大便是美」的嶄新視界就在我們面前展開。大數據讓人類看到過往所看不到的世界規律,人工智慧的分析有賴三個元素:算力(亦即成本可負擔的高速運算)、算法(基本上就是數學公式)與專業知識(Domain Know-how),其中最難的應屬專業知識,所謂隔行如隔山,結合科技的最終目的是能根據過去掌握不到的精進工具,結合專業知識,做出更好的決策。這就是D2D(Data to Decision)的目標。前述的科技都是手段,目的還是得要接地氣、做決策以創造價值。「創造價值」這道難題,需要找到改善人類生產與消費的應用,是所有創造獲利的前提。

(圖一)

進一步說明圖一的架構時,需要大量的統計,因為只有數據沒有用,必須要把這些數據拿來做分析,所以,統計的模型就變得非常重要。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就是不斷地拿這些數據來訓練這些數學公式,不管它是聲音、影像或其它的數據,這些公式經過訓練,預測的準確度就會不斷提升,就能夠幫助您做出更好的決策。這些科技應用的發展,在零售方面跑得比較快,比如說從POSE系統擷取出來的消費資訊,是不是真的能夠幫助企業去做決策?包含補貨,包含做很多其他的決策,這個就可以幫助你,讓老闆接受從事這麼昂貴的投資,投資者(老闆或政府)做生意畢竟還是在將本求利,最後希望能夠產生價值。倘若不能產生價值,這些科技的想像只能淪為負債,不能成為企業或社會的資產。

三、人才與技能

世界經濟論壇(WEF)於2018年十月中發布的「工作的前景」(The Future of Jobs)報告,分析現在人跟機器人的協作比例。報告中的機器人不見得是有形的,有可能是軟體的機器人,我們有非常大量的軟體機器人,比如說在金融產業裡面,有大量的理財機器人,他們不是具備人形的機器人,而是在後台的資料庫裡面來做自動化的爬梳,能夠幫助你做出更快或是更精準的決策。保險業最近面臨非常大的衝擊,為什麼?根據國際研究,可能有九成的Insurance裡面的從業人員會失去工作。目前機器人是一個一般性的一個分析,就是人跟機器人中間現在大概是七比三,在四年之內,這個比重,人的比重會降到只剩下58%,而機器人會升到42%;很快的,可能在2025年之前,這個比重在工作職場上面就會演變為一比一。

筆者在2014年中國社科院的研討會中,阿里巴巴集團的高紅冰副總裁總結了數據的關鍵地位。在傳統的經濟學裡面談到三個生產要素,分別是土地、資本跟勞動力,勞動力是非技術性的勞動力,而不是那種碩、博士級的人才,在新的時代當中,「數據」(Data)會超越前三種要素稟賦,成為人類最重要的生產力的來源,這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所給我們的一個嶄新的視野。而掀起革命者所造成的被革命者的損失,應該如何因應,年輕人在面對數據經濟所需培養的素養與能力,一定是環繞著數據建構的。數理不好的年輕人,也不致喪氣,因為數據的應用充滿著感性的思維空間。

技能轉換與人機協作的消長,影響的不僅是就業,也與所得分配息息相關。近年來,人類受到機器人替代的威脅,帶來許多不安與恐懼。被取代的工作,有賴技能轉換到具未來性的領域,才能有就業的機會。另外一面,這些科技應用都具備網路效應,因而造成掌握科技者與其他人的所得差距日益加大。因此,當經濟結構在轉變時,青年若不能掌握發展的節奏,很有可能在就業中遭遇困難,也有可能在所得上陷入弱勢。呼應《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論點,累積財富的速度與過往不同,具備智能的職能,將在未來立於不敗之地。近年來,針對職能的需求轉變,對於素養與能力的轉型方向可統整為三個部分:

(一)跨領域

工業革命後的分工,追求的是效率。但20世紀中葉以後,人類生產力大幅提升後,挑戰在於創新。追求效率的能力與追求創新的能力迥異,跨領域的呼籲甚囂塵上,必須打破過度細分的專業分工,以跨領域的方式探索破繭而出的可能性。需要很多文科的學生邁入AI領域,AI只是一個工具,數理不好的可能覺得它是一個無法跨越的天險,但跨不過去的只有你的動機。人若有願意的心,能力的部分可倚靠上帝帶來突破,而且現在的程式撰寫也迥異於十多年前,這些障礙都更有機會被跨越,這些事情都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正在發生的事情。

(二)非結構

結構性的工作都會被機器人取代,可以根據標準作業流程、按部就班完成的工作都是高風險族群,機器人在這些領域都做得比人類好。但是目前全世界都在強調創新,創新經過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極有可能還是在回歸效率的追求中被程式化。新的時代中,更重要的是以終為始,如何從需求與價值的創造、從意義的實現,逆向來尋找與整合這些工具。在後現代社會中,追求個性化使得非結構的能力益加被凸顯。標準化帶來的效率只是必要條件,實現獨特價值的能力會是在未來工作中創造價值的充分條件。

(三)有溫度

雖然目前已經有情緒辨識的人工智慧,但科技很難於短時間內在「有溫度」這個面向上超越人類。感性的運算比理性的運算,可謂難上加難。人在情感交流上的需求,留給具溫度的工作許多發展空間。「Jamei Chen」創辦人陳季敏說:「任何事情從溫度出發,都會特別出色。」在後現代社會中,感性抬頭下的消費、生產與經濟,都不再侷限在理性的邏輯中,而需在工作內涵結合觸動感情(或稱為感觸)的元素,日本多年前興起的感性工學,與這幾年在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的服務科學,都結合了人的介面強調UX/UI(User Experience使用者體驗/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這對於以軟實力見長的台灣社會,應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等令人目不暇給的專有名詞,正以人類前所未見的速度改變我們的家庭、生活與工作。科技與工具的本身是中性的,看如何被運用在經濟活動中?轉型的過程中,會有新的工作機會被創造出來,可是,新的工作機會也會摧毀舊的工作機會。你如果不能夠做適當的調適,不能夠再技能化(Reskilling),技能如何銜接到未來社會的需求,尤其對年輕的朋友而言,挑戰是非常非常大的。

挑戰大,意味著門檻高;努力跨過門檻者,享有就業與所得的優勢。而跨不過門檻者亦不需悲觀,數據經濟一定是包容著人性這一面。人生勝利組(不一定是年輕人)則有一個尊貴的任務,可以協力那些潰敗下來的朋友們,攜手開創更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可能。

四、新經濟的陰暗面

就業門檻與貧富差距日益加大,悶經濟的困境不只經濟,更多的心理與社會挑戰橫亙在通往人類未來的路上。2018年9月26日出刊的《今週刊》封面是「數位海洛因」,這個驚悚的主題其實不是《今週刊》下的,是CNN在2018年6月18日的報導中探討遊戲失衡(Gaming Disorder)的精神疾病時所論及的。

「數位海洛因」專題中有篇報導,標題為「只有虛擬的世界—可以縫合我破碎的自尊」,這句話是記者在做專訪的時候,一個在國中就開始網路成癮的孩子脫口而出的人生素描。他現在應該二十幾歲了,他的代號叫小可,這句話相當聳動,卻十分真實,當年輕人在真實世界過不了關時,就會轉到虛擬世界去闖蕩,因為他們在那個世界裡有可能過得了關;當年輕人在真實世界裡走不出路時,虛擬世界成為他們的逃城,或許,他們在那裡是有路可走的。網路成癮問題並不是新的問題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正式把網路成癮列為法定精神疾病。當這些科學家與工程師們,為了開發更厲害的技術,他們在工作的突破中享受了成就感與高額薪資,這是非常積極正向的。可是也有一群孩子,卻也在新經濟的規律中,踏上了暗黑的領域,甚至不可自拔。如同財富的中性一般,互聯網與物聯網帶給我們非常非常多生活各方面的便利,也帶動了在過去30年全球經濟與產業的蓬勃發展,可是,他有沒有黑暗的一面?有,這句話太震撼人了:「只有虛擬的世界—可以縫合我破碎的自尊。」

在陳定川長老的年代,階級移動不是遙不可攀的夢想,一名礦工的兒子,因為勤奮工作可以成為一位令人敬重的企業家。當時,大家有一個盼望,那個盼望是透過努力可以脫貧,藉由努力可以實現階級移動,可是這個社會規律變了,在21世紀,年輕人似乎不再擁有這樣的機會。有太多新的現象,我們一時之間也沒有辦法完全地梳理清楚,但是就在這些新的科技工具、新的虛實世界,有可能葬送一代又一代的年輕輸家,他們的憤怒,造成了社會發展與進步的隱憂。建議大家,有機會去仔細閱讀那一期的《今週刊》,小可這句話非常非常地震撼筆者,因為在真實世界,他找不到安全感,找不到自尊,所以只好躲到虛擬的世界,而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如同財富一樣,本質是中性的,端視在誰的手中。

五、新經濟的價值觀

有許多人在這個時代咒詛資本主義,也有經濟學家羅伯‧萊克寫了一本名為《拯救資本主義》1 的書,還到處去演講、與人對話,尋覓修復資本主義之道。資本主義挑動人的貪婪,強大的驅動力不斷地推動人類社會,但人類社會的雙元屬性(台語俗諺「有一好、沒兩好」)也在人類的貪婪中遺留下深深的創傷。若回頭檢視「價值循環」,筆者將價值放在核心的地位,其實工具、財富。18世紀大佈道家約翰.衛斯理鼓吹人要建立「盡可能地賺錢、盡可能地存錢、盡可能地奉獻」的價值觀,這句話後來被美國大慈善家約翰.洛克斐勒奉為人生標竿—「盡力地賺錢、盡力地存錢、盡力地捐錢」,洛克斐勒家族到現在還是全美國第十三大的企業,已經傳承了六代,他們所奉行的就是盡可能地賺錢、盡可能地存錢,然後盡可能地樂善好施去幫助別人。洛克斐勒這個偉大的家族,直到當代,還看到他們的子孫對人類社會發揮的貢獻與影響力。分五個層次來探討新經濟中的價值:

(一)技術的價值

每一次的工業革命都源自於技術的重大突破,進而造成生產力的躍進,並顛覆了前一代的規律。科技創新,從20世紀下半葉以來,已成為最重要的改變觸媒,從事技術研發或運用技術創新者,都在其中創造了經濟與社會的價值。

(二)經濟的價值

經濟不代表財富而已,經世濟民是一個偉大的理念,塑造一個人人可以安身立命的環境,需要經濟條件的支撐。「仇富」的心態不可取,因為企業家承擔風險、承受壓力地從事創造性的活動,才有就業機會、薪資所得與政府稅收。技術價值帶來了經濟的價值,很多的人因此賺了大錢,很多的人從此淪入貧窮,這些制度面的問題,有賴更社會性的思索與實踐。

(三)社會的價值

當一個社會擁有了技術、創造了很多財富,卻淪入了人際(階級)的困境,因此,企業社會責任在近年來成為王道,特別是基督徒或基督徒企業家們,我們都發自內心、做出對這個社會深具貢獻、榮神益人的見證。參與公共事務的基督徒,也可致力於制度的優化。我們所要努力的應該還有很多。

(四)道德的價值

新經濟中,出現許多身分認同的挑戰,未來的機器人如何被規範,技術可行不代表在倫理規範或道德判斷中可行。人之所以為人的道德價值,在科技與財富的挑戰中,如何撥亂反正,得以找到尊貴的價值,亦為值得努力的範疇。

(五)屬靈的價值

基督徒除了地上的道德規範,上帝從出埃及記開始,在摩西五經中不厭其煩地勾勒出天上的經綸,為短暫、有限的人類得以與永恆、無限的上帝搭起一座橋。環境改變不能改變上帝的不變,嶄新的工作型態、生活型態、娛樂型態,生活型態開始改變,但每個改變均應被基督徒置於屬靈價值的天秤上秤一秤。對我們而言,更重要的是上帝怎麼看21世紀的這個此刻,當這些技術在發展的過程當中,祂怎麼再繼續書寫即將完成的這一個人類的歷史,這個屬靈的價值在於我們可以怎麼跟上帝銜接?

六、結論:勾勒一個協力經濟

一個教會裡的年輕孩子,非常聰明。他國中的時候畫了一幅四格漫畫:第一格漫畫他畫了一隻蝸牛,這個蝸牛心裡面的OS說:「好累啊!我背著這個殼真重。」第二格漫畫是牠從那個殼掙脫出來,從殼裡爬出來了;第三格漫畫是牠爬出來的時候就看到遠遠來了一群螞蟻雄兵;第四格漫畫是這個蝸牛又躲回殼裡去了。這個孩子後來精神分裂,整個家族很辛苦!我們在陪伴這個家庭的過程中,深深體會每個時代裡都有很多軟弱的弟兄姊妹、每位弟兄姊妹都有自己的軟弱。好累啊!我何等盼望把這些重擔拿掉,但拿掉之後、出來之後發現更多的挑戰。那些殼雖然很重,但是,可用來催眠自己躲在安全的殼裡抵禦這些來欺負我的螞蟻雄兵。你要做類似的事情,再躲回蝸牛殼裡?那幾乎是已經不可能了,會不會有一個新的殼在未定之天,因為並非所有的創新都會成功,但跳脫舒適圈、發現桃花源是必要的。

問題是,誰要來做這個新的殼?這一個防護罩,這一個安身立命的機制,這一個條件由誰來提供?一定是由有資源的人來做的。對年輕人而言,長輩就是這些有資源的人。很多的年輕人活在當下,因為生存的環境不容許他們想那麼多、想那麼遠。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也是惡者偷竊、殺害、毀壞年輕人之處。所以,有資源的人可以幫助這些沒有資源的人,不僅僅是金錢上的財富,而是長輩擁有很多人脈上面的資產。讓在座所有擁有資源的人能夠成為一個樂善好施,能夠給予的人,能夠成為指路碑、引路柱(參閱耶利米書31:21),手把手地帶著我們的年輕人,來創造他們的財富,有一天當他們擁有財富的時候,他們也能夠成為一個敬拜上帝,能夠祝福別人的人。而年輕人不要恐懼新的科技、新的時代或新的現象,逆風翱翔,等有一天年輕人能恣意翱翔時,長輩就可雍容放手。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抵擋我們?

當耶穌問彼得說:「人說我人子是誰?」彼得回答:「祢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對不對?然後呢?耶穌就誇獎彼得。彼得所處的位置何在?他是站在生與死之間,他站在死亡的門口說:「死亡的裡面,拘禁的人,你出來。」而站在生的這邊,面對生的這些人說:「你不要往那個死亡的裡面去。」彼得拿到了那把鑰匙,對不對?這句話是不是似曾相識?有點耳熟對不對?當初約書亞是不是也曾經這樣子呼天喊地的告訴他的同胞們說:「你要選擇生命啊!」這些科技是中性的,互聯網是中性的,財富也是中性的。可是,那個惡者使用這些不斷地在摧殘我們的下一代,不斷把人從生拉到死裡面去。而我們基督徒要把人從死亡裡面拉出來啊!這把鑰匙交給凡承認耶穌是上帝兒子的人手中,我們可以開啟這扇死亡之門,釋放被拘禁在內的人得以自由。

注釋:

  1. 作者羅伯‧萊克(Robert Reich)曾任哈佛大學教授,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第一任內閣的勞工部長,現任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戈爾德曼國家政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