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財富的神學反思/周學信

基督徒財富的神學反思

周學信

中華福音神學院教會歷史與神學教授

序幕

或許,有些基督徒比較傾向是一位「消費者」,而不是「耶穌的門徒」,個人覺得很可惜。很多弟兄姊妹來到教會主要是「消費」,他們來教會尋找想要的東西,說不定,有些人來神學院也是消費,甚或今天的研討會現場,也有以消費者心態尋求想要的?

一開頭,以一則故事作為今天的開場白。

某天早上,有個人在街上逛街,他來到一家店,店名叫做「真理店」。他很好奇,怎麼這個地方在賣真理?

於是,他問老闆:「請問,你們這裡賣什麼呢?」

老闆回答:「這裡賣各式各樣的真理!」

這個人聽見老闆如此回答,心中很雀躍,他心想,「這樣,我就可以買到各式各樣的真理了,真棒!」

便又問老闆:「請問你這裡賣什麼樣的真理呢?」

老闆說:「我們這裡賣全備的真理!」

這時,老闆用手揮了揮向他示意,邀請他走進來。他跟著老闆走到店裡的一旁,老闆向他介紹這間店裡賣的全備的真理。他很專注、也很詳細地聽老闆的說明。

當老闆介紹完後,他再問:「請問,價格多少?」

老闆說:「這個價格非常地高!」

他說:「沒有問題!今天難得可以買到全備的真理,我願意支付高額的價格來買全備的真理。」

老闆問:「你確定嗎?」

他說:「我非常確定!請問老闆,價格是多少?」

老闆回答:「這個價格就是你的安全感!」

那人一聽,他拿不出他的安全感。於是,就跟真理擦身而過了。

每一次我們舉辦研討會或講座,當上帝的話語擺在我們前面的時候,其實都會挑戰我們的安全感。今天研討會的另外兩位講員,他們所要演講的內容和教導,或許也會挑戰我們的安全感,特別是在財富上更挑戰我們。求主幫助我們,不要因為我們安全感的緣故,而與真理擦身而過了。

一、財富如權力

執政的、掌權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以弗所書1:21)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應以什麼樣的信仰基礎來面對財富?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想要財富,幾乎沒有人想做貧窮者。因為財富會讓人自由,也使人免去許多擔憂。當一個人沒有錢財的時候,他會有很多的擔心,但如果有錢的話,就能免去許多擔憂了。

「財富」本身有權力,也有地位,這經常是許多人在生活上的價值觀。有些教會也有類似的價值觀,就是透過成功神學教導會眾,給人錯誤的期待。成功神學在某些教會裡,確實有它的影響力。後面內容將會分享他們對財富的觀點,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有正確的方向,按照「上帝的道」面對財富和金錢。

如同以弗所書1:21提到,「一切統治者和掌權者的元首」,其實這世界上有一個統治者、掌握者,就是「財富」;聖經特別對「財富」給了一個名詞,叫做「瑪門」。如果搜尋「瑪門」這個字,網路上將「瑪門」定義為「財富之神」的意思,也就是,我們中國人非常熟悉、往往在過年時候會出現的—財神。對於基督徒而言,瑪門幾乎無所不在,有著類似像神的力量在裡面。當一個人有財富的時候,往往會覺得他的生命有無限的保障。但是,財富也會捆綁我們,甚至替代了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地位以及我們對鄰舍的愛。對於財富,以下是兩位學者非常有意思的見解和看法:

要是把錢當作你的主,錢會像惡魔一樣糾纏(plague)著你。——亨利.非爾丁(Henry Fielding)18世紀英國小說家

當談到錢的問題,每個人的信仰都一樣。——伏爾泰(Voltaire)法國啟蒙時期思想家

華人教會的富裕病

「富裕病」(affluenza)這個名詞發源於美國,由兩個單詞「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ulenza)合成,指那些由於父母給予太多,造成孩子過度沉溺物質,生活缺乏目標等後遺症。

在台灣,教會大多是屬於中產階級。尤其是中產階級教會,是否或多或少也感染了所謂的「富裕病」,得了「富裕的流感」?幾年前有一本書,書名叫做《富流感》(三采文化,2014.12出版)。近幾年來,台灣教會一個一個地蓋,包括神學院也在蓋,相當有錢,也非壞事,但是,當教會有了財富,有時候會看不到其他人的需要。特別是對於貧窮的人,許多教會的雷達沒法偵測到,我們大多也沒有關心那些邊緣的、貧窮的,以及孤兒寡婦。很多時候我們的教會,甚至包括我們自己,也被感染到富裕病,導致我們看不到這些人的需要。

對於財富,聖經有非常清楚的教導。舊約申命記8:18提到:「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為要堅定祂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聖經告訴我們,一切財富都是從上帝來的。

二、財富如祝福

聖經談到財富,除了上述所言,是一種權力、勢力,幾乎扮演著像神一樣的角色之外;另外還提到,財富也是一個祝福。聖經對財富有許多正面的教導和提醒:

(一)聖經的教導和提醒

  1. 對財富的教導有非常積極的面向

摩西曉喻以色列人:「你若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謹守這律法書上所寫的誡命律例,又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上帝,祂必使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並你身所生的,牲畜所下的,地土所產的,都綽綽有餘;因為耶和華必再喜悅你,降福與你,像從前喜悅你列祖一樣。」(申命記30:9~10)這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祝福。

並且,最有智慧的所羅門王在箴言22:4也說:「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當我們敬畏上帝,把祂放在我們生命的優先時,祂是樂意將祝福賞賜我們。

我們也可以比較一下,撒迦利亞書11:5所說的:「買他們的宰了他們,以自己為無罪;賣他們的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我成為富足。』牧養他們的並不憐恤他們。」這節經文提醒我們,當人用不正確的方式得到財富時,最終上帝的審判會臨到他們。

約伯也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1:21)這節經文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財富來自於上帝,我們也應當倚靠這位賜財富的上帝。

  1. 財富是好的事物,而太多或太少都會疏遠上帝

除了上述經文,聖經還有其他非常豐富的教導。如箴言30:9提醒我們:「恐怕我飽足不認祢,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錢財太多或太少一概不好,都會使人與上帝疏遠或隔離。

因此,箴言作者如此禱告:「求祢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箴言30:8)

(二)豐盛福音/成功神學

談到財富,有些教會或有如此扭曲的教導,也就是所謂「成功神學」,英文稱作「Prosperity Gospel」,也有人翻譯為「豐盛福音」。在一些特會,有些講員在講台上也有這樣的教導,許多弟兄姊妹不知不覺便吸收了這樣的看法。以下用一個簡單表格,比較成功神學和正統神學的不同,以及聖經對我們的提醒。

  1. 成功神學與正統信仰的比較
成功神學理解 正統信仰理解
耶穌救恩 信耶穌必會領受健康、財富與成功 信耶穌不一定會領受健康、財富與成功
人性 只要正向積極,自我實現就能得著 肯定人的能力與成就,又承認人性敗壞
拜偶像 否認成功名利為新偶像 視任何取代神作為中心位置的受造物,等同拜偶像
信心 信心重點在於個人與正確方法 信心在乎三一神,得著與否也是信心操練
神的醫治 求者有信心,病得醫治 在乎神的主權,信心禱告有些得醫治,也有些得不到醫治
神蹟奇事 有信心就必能成就 神的自主與權能作為,人不能操控

2、繁榮昌盛福音

在教會裡,有些牧長不知不覺地就在講台上,把這種錯誤的觀念灌輸給弟兄姊妹。求主幫助我們,能夠分辨真理。

提摩太前書6:3~10提醒我們:「若有人傳異教,不服從我們主耶穌基督純正的話與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他是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從此就生出嫉妒、紛爭、毀謗、妄疑,並那壞了心術、失喪真理之人的爭競。他們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三、財富如聖禮

一般在傳統教會裡,都會把「聖餐」和「洗禮」理解為「聖禮」,羅馬教會亦有七個不同的聖禮。那麼,到底什麼是聖禮呢?聖禮就是,上帝透過有形、可見的物來表達祂無形的恩典。聖禮也可說是,上帝恩典的媒介,上帝透過餅、杯和水,傳達祂在我們身上的祝福和恩典。因此,物質可以成為是一個聖禮,透過有形的物質,我們可以與上帝接近。

同樣地,上帝也透過財富來祝福我們,表達祂的恩典在我們身上。財富的確是上帝祝福的媒介,我們可以理解成是一種聖禮,上帝透過物質(財富)傳達祂對我們的恩典。以下用幾節經文說明:

  1. 舊約肯定上帝是真實的擁有者及財富的提供者

祂使人貧窮,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貴。祂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使他們與王子同坐,得著榮耀的座位。地的柱子屬於耶和華;祂將世界立在其上。(撒母耳記上2:7~8)

她右手有長壽,左手有富貴。(箴言3:16)

  1. 財富是上帝全然無償的禮物,是上帝恩典

上帝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上帝的恩賜。(傳道書5:19)

她不知道是我給她五穀、新酒,和油,又加增她的金銀;她卻以此供奉(或譯:製造)巴力。(何西阿書2:8)

四、財富如誘惑

財富也如誘惑般,可能成為我們生命的絆倒或試探。聖經舊約提醒、警告我們,追求財富是徒勞無益的,也將導致自我管理上的自毀。

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詩篇49:6~7)

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箴言23:4~5)

誠實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箴言28:20)

求祢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祢,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上帝的名。(箴言30:8~9)

以法蓮說:我果然成了富足,得了財寶;我所勞碌得來的,人必不見有什麼不義,可算為罪的。(何西阿書12:8)

五、財富不會滿足

財富不但是我們的試探,聖經同時告訴我們,財富最終無法滿足我們。在基督信仰裡,對「富足」也有真理上的教導。什麼是真正的富足呢?就是,把上帝當作我們生命的滿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那些倚仗財貨自誇錢財多的人,一個也無法贖自己的弟兄,也不能替他將贖價給上帝。(詩篇49:6~7)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傳道書5:10)

聖經提到財富無法滿足我們,只有上帝才能夠真正地滿足我們。許多時候,我們將先後次序混淆了,我們卻以為,只有物質可以滿足我們。奧古斯丁在《懺悔錄》裡提及,「因為祢造我們是為了祢,我們的心如不安息在祢懷中,便不會安寧。」(卷一、1)1、「誰投入祢的懷抱,『進入主的福樂』,便不再憂慮,在至善之中享受圓滿的生活。」(卷二、10)2 我們真正的歸屬,是在於上帝,而不是那些物質上的東西。

  1. 沒有人能藉著獲得財富或施捨窮人得以被上帝稱義

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箴言13:11)

我們能夠與上帝有和好的關係,不在於透過財富或是幫助窮人,我們被上帝稱為義,乃是因為祂的恩典。

  1. 被誘惑使用財富來支配他人

聖經上還有一些經文提醒、警告我們,以免我們被誘惑,導致誤用財富去管理、支配、甚至操控他人。有時候,財富也讓我們對於貧窮人或有需要的人沒有敏感度。在創世記37章,當約瑟的兄弟看到財富的時候,他們卻對有需要的人沒有感覺的。

耶和華如此說:以色列人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們的刑罰;因他們為銀子賣了義人,為一雙鞋賣了窮人。(阿摩司書2:6)

他們坐下吃飯,舉目觀看,見有一夥米甸的以實瑪利人從基列來,用駱駝馱著香料、乳香、沒藥,要帶下埃及去。(創世記37:25)

  1. 羅列上帝的話用以滿足我們對財富的渴望

許多時候,我們卻搬出上帝的話語支持我們,甚至合法化我們對財富的慾望和渴望:

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抬著走。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裡,打發他們回去。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哪裡去。」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因此,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列王紀下5:20~27)

首領為賄賂行審判;祭司為雇價施訓誨;先知為銀錢行占卜。他們卻倚賴耶和華,說:耶和華不是在我們中間嗎?災禍必不臨到我們。(彌迦書3:11)

想一想,貧窮與智慧哪一個重要呢?

走筆至此,分享一則小故事,是兩位拉比的對話……

「智慧與金錢,哪一樣更重要?」一位拉比問道。

「當然是智慧更重要。」另一位拉比毫無疑問地回答。

「既然如此,有智慧的人為何要為富人做事呢?而富人卻不為有智慧的人做事?」又說:「大家都看到,學者、哲學家老是在討好富人,而富人卻對有智慧的人擺出狂態。」發問的拉比不甘心又接著問。

「這很簡單!有智慧的人知道金錢的價值,而富人卻不知道智慧的重要。」

個人相信,最後這句話對我們格外具有意義。或許,有些基督徒並不清楚「上帝的話語」或「上帝的道」的重要性,在面對財富的時候,或有扭曲或不正確的先後次序,以致錯誤理解財富。願上帝祝福弟兄姊妹,賜下屬天的智慧,讓我們能夠在真道上正確地使用上帝所賜給我們的財富。

六、天上的財富

聖經也提到我們應當把財富放在天上,不單單在地上累積財富或是錯把財富當作屬靈的基礎,而是應當把財富投資在上帝身上、投資在永恆的國度裡。以下幾節經文與大家共勉之。

於是對眾人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15)

嗐!你們這些富足人哪,應當哭泣、號咷,因為將有苦難臨到你們身上。你們的財物壞了,衣服也被蟲子咬了。你們的金銀都長了銹;那銹要證明你們的不是,又要吃你們的肉,如同火燒。你們在這末世只知積攢錢財。工人給你們收割莊稼,你們虧欠他們的工錢,這工錢有聲音呼叫,並且那收割之人的冤聲已經入了萬軍之主的耳了。你們在世上享美福,好宴樂,當宰殺的日子竟嬌養你們的心。你們定了義人的罪,把他殺害,他也不抵擋你們。(雅各書5:1~6)

一個僕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路加福音16:13)

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馬太福音6:19)

七、財富的管家

聖經裡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教導,就是你和我都應該成為財富的好管家。聖經告訴我們,你、我都不是財富的擁有者,而是上帝的管家,上帝把祂的財富託付給我們,要我們做一位好管家。所以,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必須能夠好好地分辨,如何使用上帝所賜給我們的財富。更重要的是,教會也應當曉得,如何分辨及使用上帝所賜予的一切資源。

談到管家職分,不僅僅是金錢的分享,甚至還要去關心那些貧窮的、邊緣的人。如同申命記15:1~6提及,關於上帝的經濟學。聖經告訴我們,來自上帝的經濟理論就是,基督徒的管家職位和工作是去關心照顧那些有需要和邊緣的人,甚至要鬆手釋放、豁免債務,讓他們有再次重新的平等機會,以面對他們當下的衝擊。這是上帝的心意。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定例乃是這樣:凡債主要把所借給鄰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鄰舍和弟兄追討,因為耶和華的豁免年已經宣告了。若借給外邦人,你可以向他追討;但借給你弟兄,無論是什麼,你要鬆手豁免了。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上帝的話,謹守遵行我今日所吩咐你這一切的命令,就必在你們中間沒有窮人了(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為業的地上,耶和華必大大賜福與你。)因為耶和華—你的上帝必照祂所應許你的賜福與你。你必借給許多國民,卻不致向他們借貸;你必管轄許多國民,他們卻不能管轄你。」(申命記15:1~6)

不但如此,當我們在分享或施捨的時候,應是歡欣喜悅地分享。以下路加福音6:38和哥林多後書9:7所言,即是分享原則。當我們願意施捨的時候,其實我們這一群敬拜上帝的人,是擁有上帝的價值觀,並且我們的價值觀應當在我們對上帝的崇拜裡被祂形塑。也就是說,當我們崇拜的時候,我們這群屬上帝的選民要受上帝話語的教育和形塑。以下經文就是聖經教導我們應當樂意地分享:

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地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加福音6:38)

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哥林多後書9:7)

再者,如何成為一個好管家,聖經也給了我們一些重要的原則:

  1. 我們主要是花費(投資)於人,尤其是窮人

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路加福音16:9)

談到如何做好管家,第一個原則是,路加福音16:9所提到,將來真正可以存留的財富,就是「關係」。最近,個人聽聞李開復在TED演講台的分享3,他提到因為經過一場大病,最後發現,真正可以留下來的是他和家人的關係,要更多投入與家人的關係裡。

  1. 我們要智慧而謹慎地給予

不僅如此,第二個原則是,我們要有智慧且謹慎地給予。我們應當要有分辨的能力,知道如何給予。在教會,我們也經常聽到有人這樣問:「如果在路邊,遇見向我們伸手要錢的人。請問,要不要給?」約翰.衛斯理告訴我們一個重要的原則:「盡你所能賺錢,盡你所能節省,盡你所能奉獻。」當我們向上帝祈求,祂會祝福我們,我們可以在上帝面前,盡我們所能賺錢,盡我們所能節省,盡我們所能奉獻給那些有需要的人。

同時也提醒大家,在施捨的時候,我們也要非常地謹慎小心。有一位法國社會學者以祿(Jacques Ellul)曾說:「救濟(慈善)是一種瑪門的歪曲。它肯定了給予者的優越性,束縛了接受者,要求感激,羞辱他,並將他降低到比以前更低的狀態。」當我們分享財富的時候,不論是個人分享或是教會分享(特別是宣教事工),很多時候,當我們拿錢出來宣教時,當我們有這樣的計畫或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一定要非常謹慎小心,千萬不要變成了另外一種瑪門般地扭曲,反而貶低了那些得到幫助的人。

在分享財富的時候,我們要有屬上帝的分辨能力,如何好好地給予或分享,如何妥適地把上帝的財富用在刀口上。求主幫助我們,在分享或給予的時候,求主給我們智慧,讓我們知道如何把上帝所給我們的資源用在祂的服事上。

  1. 某種形式的自願貧困,對所有耶穌的跟隨者都是必需的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腓立比書4:12~13)

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裡去。(路加福音16:9)

或許,第三個原則所講的信息,對你和我非常地陌生,也是一開頭在開場白對你和我(消費者、安全感)的挑戰。很多時候,我們優先選擇成為一位消費者,而不是耶穌的門徒。當我們做上帝賜給我們金錢財富的好管家時,我們要學習的是,放棄我們的擁有權,甚至在不斷施捨和分享的同時,也讓我們滿足於上帝給我們現在擁有的恩典。

我們應當積極地將我們所擁有的分享給有需要的人,甚至願意把我們所擁有的全部分享出去。身為基督徒,應當成為分享者,成為分享的monopoly(壟斷、獨佔),教會更可以是分享的壟斷獨佔者。當我們分享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就是擁有一個好管家的生命的特質。

有人甚至願意在分享上自願作一個貧窮的人,初代教會就有非常多這樣的例子。像沙漠教父—安東尼(251~356),他在教會裡聽到這樣的信息,領受了這樣的呼召,就變賣他的所有來跟隨主;還有,方濟(1182~1226)來自一個非常富有的家庭,他也聽到同樣的信息,於是變賣所有來跟隨耶穌。這些人都是自願過貧窮的生活,為的是成為上帝的好管家。

八、施捨作為屬靈的事奉

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馬書12:7~8)

當我們施捨,也可以成為是屬靈的事奉。施捨是一種事奉,如同保羅在羅馬書12:7~8說:「施捨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這也是上帝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提醒和教導。

尾聲

文末和跟大家分享一則小故事,做為今天的結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當時歐洲因為戰爭的緣故,好多城市因為戰爭被轟炸,導致許多地方成為廢墟。不但如此,當時在歐洲的街上還有許多的孤兒無家可歸。

某一天,有一位美國軍兵,他開著吉普車準備回軍營。在一個轉彎處,他發現有個孩子站在麵包店門口。他心想,這個孩子可能是孤兒,也可能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於是他把車子停在路旁,走到孩子的身邊,溫柔地說:「想不想吃麵包?」

孩子看見美兵心裡很訝異,竟有陌生人這樣關心他,於是點了點頭。

這位美兵進去麵包店,買了一大袋剛剛烤好的、熱騰騰又香噴噴的麵包。付了錢,走出麵包店,就把這一大袋麵包遞給孩子。孩子領受到麵包,心裡非常地快樂,也很驚訝,沒想到有人願意這樣分享。

這時,美兵轉身準備走回車上要開車回軍營。他突然感覺,有人拉他的外衣。他轉過頭來,看到孩子對他說,「先生,請問你是不是上帝?」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在分享、給予的時候,我們的形像最像上帝。上帝把財富賜給我們,要我們做祂的好管家。當我們從上帝那裡領受到祂豐富的財富之時,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樂意分享出去,當我們在給予的時候,是我們最像上帝的時候。特別是面對台灣現在的經濟處境,有那麼多的年輕人沒有工作,當我們有這些資源的時候,我們應當按照上帝的心意和原則成為上帝的好管家。願上帝祝福大家!

(本文為2018年10月27日「禧年聖經經濟倫理研討會」之重點摘錄,邱華英整理)

注釋:

  1. 奧古斯丁(S. Aureli Augustini)著;周士良譯(1998初版)《懺悔錄》台北市:台灣商務。頁1。
  2. 同上。頁36。
  3. TED2018。李開復。https://reurl.cc/nW2Vd(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