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你們中間沒有窮人

2008.12.31

 

從金融海嘯說起

普世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幅金融海嘯,可能伴隨的相當嚴峻的經濟衰退。全球的富餘和貧困,成長和分配不均:使得消費過量和不足、儲蓄過當和缺乏、負債過當三者同時併存在當今這個世界上。以上剩餘儲蓄資金,藉著全球化到處泛濫游走,不但衝擊各國經濟匯兌起落波動,在尋找投資出路同時,進而容讓了各地經濟詐騙和金融資產橫行及貪婪敗壞的空間。全球化使得災害變得複雜且更加擴大,風暴、海嘯時而發生!

聖經說耶和華的律法全備,並且值得信徒「晝夜思想」。那麼顯然  神的話是不會在我們時代缺席的。這位掌握宇宙秩序的主宰,祂所願意聲明的道德秩序是否要求落實?如果神要我們理解祂的話,應用在當今經濟生活之上而蒙福氣,那麼輕忽主話語責任的人,豈能逃罪呢!

 

古典經濟學和神學維繫合諧世界?

    古典經濟學和神學曾經有著共同宇宙和諧的觀點。牛頓後的世界(postNewton era)引起道德哲學家亞當史密斯及休姆對於社會擴張其最大財富的途徑細節,做過考察。根據定律運作的市場法則,詮釋人類財富的擴張,無寧可以效法牛頓定律下的物理世界,不應該都是井然有序「生財有道」的體系嗎?

而史密斯認為,利已心的功能,等同於萬有引力在物理宇宙的作用,可以發揚一個互相互利交換及分工完善的經濟社會,是法乎宇宙運作。一切個別價格漲跌調整,終將回復到均衡的位置。任何波動均可被市場內在予以治癒,從而出現正常價格、正常利率、正常利潤、正常工資率等。因此主張小政府、政府祗要職司治安、國防、外交和制定公平的法律便好。

自由市場經濟學允諾了快速的物質增長,普遍的福祉提升,使得短暫的貧乏不足為道。正如史密斯國富論(1776) 是輝映其另一巨著道德情操論(1759)。其中稱道「人類和其他理性創造物的幸福,看起來是自然的造物主在創造他們時,即想要達到的最初目的。..我們根據自己道德的功能去行動,這必然是在增進人類幸福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可以認為是在某種意義上與  上帝合作,是在盡已所能推動天意的計劃。」是何等高貴的情操。

更深一層解釋,利己心,一種照顧自身(包括財產)能力的天賦,和審慎的美德、仁慈的美德以及公義的美德結合起來。審慎的美德,是藉著上帝以最高的智慧設計了人類天性中利己之心,使達成生存與繁衍的目標。一個理性的商業社會,則正為這種美德的產生架構了基礎。市場經濟本身提供一套內在的倫理準則,它們包括「公平競爭」「誠實守信」「遵守法律」等原則;同時亦相對地要求市場的參與者具備一系列的道德品質:強烈的責任感、契約神聖的觀念、競爭與合作的意識、進取的冒險精神、自由民主的崇尚等。這套倫理道德體系主要立足於互利,與損人利己、巧取豪奪的惡行勢不兩立。

 

和諧世界的崩潰-無法制約兩極化-窮人不斷絕

既然市場經濟本身具有使人們實踐市場倫理道德的某些內在力量。那麼市場經濟還有崩潰的可能嗎?縱然市場遭受較大波動,不是應該隨即有自我調整平復的機制嗎?市場經濟長續存在的基礎又是什麼?

若本乎此,在人類經濟許多場景下,便辯稱不是市場或利已心出問題。所謂混亂及人性的敗壞是顯示在對真正市場運作之偏離、對於市場之壟斷、對於政治等力量援引來於市場的干預。古典派經濟學家之詮釋力道,自不待言;但何以所面對的,是一個跛腳的市場,無所不在的貪婪,隨時突擊而造成失序的經濟呢?

市場本身真的沒有問題嗎?它在作為「一隻看不見的手」所創造的人類財富,並釋放出來創新能量,果然在歷史上獨特而無可比擬。

但是隨著發展物質財富,倘缺少聖經的啟示,一是市場儘顧發展,是沒有制約「兩極化」現象的能力的,二是市場沒有控制貪婪的能力。終竟正如亨利喬治(Henry George)1789年「進步與貧困」書中,意以為世界愈文明進步,人類愈貧困,著於經濟分配之不當,主張土地公有及單一稅制等等。以基督教神學看來,每五十年一禧年土地財富的重整,提醒人類去除了一切對天賦創造力束縛,實施經濟自由之後,必然產生蓬勃的發展及併存著經濟兩極化的悲情。

發達市場經濟的危機,起意似乎良善,卻走向窮人增加,貶抑了人的地位,得罪耶和華,乃至於毀滅的地步。自由市場經濟的解答,在於對兩極化不道德世界的覺醒,願意順從基督教訓、熱忱使命、高度的道德信念和洞見,才能節制人為壟斷,和對市場的扭曲及對環境的恣意破壞。市場是否具有內在校正的力量,則取決於吾人對信仰反省落實的程度有多深。

對於貪婪控制而言,如果真的理想-經濟人和道德人可以微妙地合而為一,利已心( Self-interest)和自我否認(Self-denial)-一如聖經所要求的節制態度,可以同時、合諧地存在於社會之中的,控制得當,便不會有每每加深動盪的市場經濟悲情。經濟神學家除了掌握古典經濟關於人性行為認知的資產,更要回到聖經啟示,承認人的軟弱現實,時刻予以提醒和警告。如果能持續追求主的經濟公平和公義,總要以使窮人斷絕為社會目標,亦應是當代入世的神學和宣教事工的標的和異象。

 

波動劇變的經濟現實人生

    正如前所述,市場運作力量之巨大,並有去蕪存菁及和形成諧社會秩序之功能。然而人心之貪婪、壟斷、害人的情形,層出不窮,使得市場本身的有限性造成失衡之外,更加波動的深度,及慘烈悲情。雖然自古早聖經時代以來,天災人禍的波動成為人生的必然,縱使經濟有自我調整的能力,惟恢復均衡仍耗費時日,難以預測。今天來講,它已不是指個別價格的漲跌,而是持久蕭條衰退和經濟低迷。基督教歷史亦認為信徒同樣遭受此類波動帶來的苦難,正是「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經濟衰退成為「苦難」也同時臨到基督徒-惟是常是彰顯上帝神聖的益處和旨意。

基督徒一方面理解,包括市場經濟的美妙及人類軟弱和敗壞-如此世界經濟波動的本質,更認知神的主權與苦難中掌權。新約從使徒行傳以來,苦難-經濟波動,成為信徒相互幫補、團契合而為一的見證的契機。聖徒中間互通有無,是聖徒一體的表彰,保羅為了攜帶腓立比、哥林多的捐獻救助耶路撒冷遭飢荒的弟兄,甚至不以自己性命為念。公元251年,基督教尚未成為國教,但是承接教會的責任未有懈怠,僅羅馬一地教會中,受教會供養的寡婦即達1500人,基督教宣教運動顛覆了羅馬社會,達到前所未見的高潮。難怪羅馬帝國被翻轉過來,歷代基督徒受到的祝福,扭轉時代,正是自得釋放之經濟生活的覺醒開始!

 

當前經濟的省思-自由調整的機制其缺失?!

以上所言,並非拒絕用一隻看得見的政府的手,去干預那一隻看不見手的市場秩序。基督徒政府當局(甚至普世政府)理應效法約瑟在埃及對抗景氣波動的智慧魄力,採行合宜手段,拯救經濟。當前舉世如此有高度的共識,乃是前所未見。人們重拾總體經濟理論,試圖拉拔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現象之時,但如何處理創新發達時,要伴隨消除著落後加大之「經濟不公平」,才是根本之道。

所得分配不均,造成富有階層儲蓄傾向太大,而整體經濟係數消費傾向趨小,投資機會變少時,整個經濟活動,則是產生類似窖藏現象,必然收縮經濟!基督徒則要洞察,一個地區財富的暴發,若是不能以相對的支出予以化解,非普遍人類的福祉,輒會造成國際收支失衡,加深資本不足和消費不足的缺口,產生苦情。

華爾街此次之貪婪,「為全球剩餘資金」尋找機會,喪失金融管家謹慎的責任,玩弄各個國家儲蓄人的血汗錢,終於泡沫破滅,種種不義本該遭受斥責。但是全球儲蓄應當如何善用,才是當前省思的中心。處於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地人們儲蓄及各種退休基金規模均日漸巨大,並且超越國界進行金融資產購置和避險作為。牽一髮而動全球,作為支應全球流動性需要,特別是交易中介的貨幣或者金融資產,值得我們注意。否則容易滋生極大的不正義。

基督徒一方面謹慎自守,同時面對經濟衝擊,大家宜綢繆經濟重整更新的思維,並在信徒中間學習支援體系的建立。促成社會所得公平分配的契機,使市場的發展時,常存聖經反省的使命,俾使各社會減少貧、富兩極化的災難。因為兩極化的受害者,往往是最沒有力量逃避災難的人。基督徒應本於道德責任,籲請社會重視「人」具有上帝形像和尊貴的價值。在此正義問題突顯時刻,我們宜取法孫中山先生,以基督徒改革者的情懷,為社會舖陳禧年精神的社會再造,提出「禧年議程」,進而貢獻華人的國際責任,為普世永績發展盡上棉帛。

如果從信徒覺醒開始,基督徒參與教會、社區,可以提供作為公民的主動責任。若是教會中間「沒有窮人」,那又是怎樣的美好世界。如果富人肯「分享剩餘」、窮人則「減少負債」,那是何等蒙主悅納的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