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經濟的價值與挑戰

臺灣證券交易所 黃乃寬 副總經理

什麼是數位經濟

數位經濟是本世紀逐漸興起的經濟活動,在香港叫做數碼經濟,在大陸叫做數字經濟。在工業化的國家,數位經濟占整體國民生產毛額的比例大致在從3%10%上下,雖然規模還不算大,但就這種以無形資產為主的經濟活動而言,短短期間能夠有這麼快的成長速度,絕對不容小覷。

什麼是數位經濟,為什麼會發展得如此迅速?可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來探討,特別是人類如何引進外在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工作的演進史。原始人的採集和漁獵生活過了數萬或數十萬年,才進入農牧社會,這是一個人類會用水力、火力和畜力來幫助自己做事的文明。至於會耕種的,長期奴役著只採集的,善騎馬的,輕鬆征服了靠跑步的,早已經成為歷史的教訓。

早在農業時代初期,人類便知道如何利用槓桿原理,借力使力,將1份力氣轉化為2倍、甚至數十倍的能量,提高效率與效益,完成原本作不到的事情。阿基米德(Archimedes,公元前287212)曾留下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槓桿原理大大影響後世經濟的發展,包括所有機械的運行,甚至後來銀行的興起、近代金融衍生性商品的開發,無一不與槓桿原理密切相關。

農牧社會過了數千年,直到18世紀蒸汽機發明,開始使用動力機械取代傳統人力、畜力,進入可以不停歇的、大量生產的工業社會,是謂工業革命。動力的來源,由蒸汽機、內燃機、電力馬達,都是用機器代替人的力量。十九世紀裡完成工業革命的,就是二十世紀的強國;沒早早打定主意趕上那一波的,至今仍是新興市場、開發中國家。

從二次大戰間開始發展,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從科學計算,迅速的擴及自動控制工程、數位通訊、各級數據網路的連結、以及企業內的管理資訊系統。當愈來愈多的事情交給電腦處理,一波新的產業革命於焉成型。十八、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是動力的革命,二十世紀的這一波則是資訊技術(IT)的革命。但時至今日,對一個企業的競爭力而言,IT已無關緊要了,正如電力在一百年前的地位一樣。任何招術,當它已經成為商品(Commodity),讓需求者可以撿現成的來用(Off-the-Shelf),它就無關緊要(doesn’t matter)了,因為只要有錢就能取得的,從來不會是關鍵競爭力,它只是家家企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已。”IT
doesn’t matter.”
就是這個道理。當代的產業並不能靠使用IT致勝,正如上一代的產業不能靠會用電力致勝。如果不是IT,我們討論的數位經濟究竟是什麼呢?

數位經濟是典範移轉

數位經濟的內容並不包括生產數位設備的產值,也很少和傳統的數位服務像電腦、電信以及影音光碟等數位內容重疊。數位經濟活動主要是因為數位設備普及,日常生活高度數位化之後,新創出來的服務,包括但不止於購物、預約、影音、社群、廣告、行銷和金融活動。

有人說,數位經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相較於18世紀的蒸汽機代替人力獸力、19世紀的電和石油作為新能源,以及20世紀的電子計算機帶來的自動化,這一波數位經濟是另一次的典範轉移。數位經濟之有異於傳統經濟,可以從以下三種典範轉移看出來:

一、    從技術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因為科技發展進步,使本來少數客戶才能享受的客製化服務,現在已可普惠到所有客戶。從前量身訂製是特殊服務,大部分客戶只買得起大量生產的、現成的商品(ready-to-wearprêt-à-porter),現在彈性生產門檻降低,可以調整核心商品與其他服務結合,不單單是「製造產品」,而是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
。例如友嘉實業,現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三大工具機廠,自許提供給客戶的並不只是工具機,而是配合客戶需求,結合其他的自動控制或人工智慧,直接可作為客戶生產設備的服務。從前工業化時代的思維,是利用技術將產品製作出來,再透過行銷手段銷售;市場驅動的時代,「這項產品的客戶在哪裡?」,已不再是有意義的問題,只要有需求,便可量身打造,提供每一位客戶專屬的、客製化的服務。

二、    從供應面主導轉向需求面主導

Netflix,原本是DVD租賃公司,後來轉型為電影與電視劇的收費訂閱串流影片網站。Netflix已累積了大量線上訂閱用戶的收視喜好,除了收視率,也根據用戶瀏覽習慣累積大數據,知道觀眾在看哪一種類型、主題、主角、甚至導演的影片時,最不容易中斷,這些訊息,也被進行多種角度的挖掘,作為購買、製作新內容的參考。「紙牌屋」就是根據用戶數據演算出來的最佳推薦,Netflix相中這齣完成待售的劇本,只有劇本初稿,人物設定,故事大體走向,就斥資拍攝一整季的影集,沒有釣人胃口的預告片,也沒有任何內容上的干預,影片一出版,果然獲得廣大迴響。

三、    從各挾獨家專利與商業秘密的競爭對立轉向在開放平台上結夥搭配合作的生態圈。

Alexa,是亞馬遜(Amazon)開發的智慧語音助理,可讓人用言語與機器溝通,只要聲控Alexa數位語音助理軟體,便可回答使用者的問題,或執行使用者的命令。Alexa智慧語音辨識技術完全公開,不僅可免費應用,還提供限額的免費技術指導。也因此2017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上,Alexa雖然沒有參展,但眾多智慧硬體設備(如智慧家電、汽車、穿戴式設備等)都內嵌了Alexa語音功能,讓語音控制成為智慧家庭終端不可或缺之樞紐。

數位經濟的價值

因為雲端服務的商品化,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的成熟、普及,數位經濟裡最重要的無形資產是連結度(connectedness)、大數據(big data)和演算法(algorithm)。善用這些新發現的價值,無論新創或傳統業者都可以嘗試創新商業模式、提升客戶體驗或優化作業流程。

一、    創新商業模式:共享平台、可信資訊、普惠金融

共享平台:各類共享平台早已蓬勃發展,如uberairbnb等,除了服務或硬體設施共享,收取中介服務費,還有youtubegoogle等資訊共享平台,利用平台的廣告營利。

可信資訊:例如英國新創公司Everledger,運用區塊鏈(Blockchain)的技術,配合可無誤辨認正身的切割及透光資訊,來確保鑽石的合法身分與交易記錄。要解決G.
Ackerlof
”Market
for Lemons”
論文裡提出的二手車市場缺乏互信問題,引進車籍區塊鏈來登記,有了出廠以來的完整修護紀錄和可靠的交易資訊,二手車市場就不會因資訊不透明而價格紊亂,最後也不會淪為劣幣驅逐良幣的檸檬市場。

普惠金融:金融服務從前是提供給高端客戶的進階服務,今天透過借貸平台、機器人理財,可以讓一般人享受,也不啻為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

二、    提升客戶體驗:主動、即時、個人化

全球最大線上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是一家善於分析用戶的相關資料再提供合適的音樂推薦服務的公司。2014Spotify花了1億美金購併了the Echo Nest,一家員工只有70人、專精把歌曲分成許多不同類別的音樂數據分析公司。目前Spotify資料庫累積超過3000萬首曲子,已付費訂戶已有2000萬。由於可以讀取訂戶的行事曆,也知道訂戶喜歡的曲風,因此可從曲庫中有效篩選,找出符合每一個訂戶口味的曲子來,主動為訂戶送出當下最適合聽的音樂,「將最正確的歌,在最正確的時間,遞送給最正確的客戶。」

三、    優化作業流程:物聯網、人工智慧、協同整合

物聯網:例如101大樓的地下停車場,在進場時候就能辨認車牌號碼,在停車區又把每部車的停放位置資訊,利用相機掃瞄辨認車牌、停車格號碼,整合成可查詢的系統,方便臨停車主找車,又可藉此管理月租戶不依規停放在固定的車格,影響臨停車使用的問題。

人工智慧:例如玉山銀行的官網,導入人工智慧演算技術,分析用戶點擊行為,以鎖定特定客戶屬性,推薦適合的行銷方案。例如某用戶點擊匯率、旅遊平安保險的按鍵,就可推測他是否有旅遊需求,以提供相關刷卡零利率的優惠方案。

協同整合:各大學為了調查畢業生就業狀況及待遇,多半使用問卷,但效果不佳,事倍功半,常常被當作詐騙電話,拒絕回答。其實這些資料政府都已掌握,只是散落在不同部會,例如教育部掌有畢業生名冊,國防部有役男現況、勞動部有個人就業資料(含待遇),財政部有納稅紀錄、內政部登記有完整戶籍、出入境和房地產所有權等。如果能協同整合這些資料,不用一一詢問畢業生,答案已垂手可得。

數位經濟成功因素

數位經濟已漸漸在現代社會中開枝散葉,交織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且更有愈趨茁壯、漸成產業主流的趨勢。觀察表現突出的數位經濟展業,可歸納出以下三個致勝因素。成功的數位事業,至少做到了三者中的某一項。這些並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但看起來是必要條件。

一、    零邊際成本

愈來愈多生活領域所需的服務和商品的邊際生產(與銷售)成本,將趨近於零。微軟公司的軟體成本,並不隨著市場佔有率的提高而增加;任何一個app開發完成上架後,多服務一名用戶,並不會增加變動成本;數位產品可在網路上快速且以極低成本傳送,倉儲成本亦趨近於零。零邊際成本的概念將顛覆傳統經濟法則及工業時代思維,數位產品的產量可無限制地擴張。所以,別笨了,營收就是制勝之道。

    

2017.07.19-1黃乃寬image0012017.07.19-1黃乃寬image002


二、企業成長與員工數成長成對數相關

數位經濟的企業所提供的服務,有異於傳統服務業。傳統服務業,如觀光、餐飲,著重人對人的服務,客戶越多,服務人員必須跟著增加。但在數位經濟中,客戶感覺到主動、即時、個人化的服務,實際上是沒有真人介入,而是大數據演算法的結果。這種數位經濟的服務,有點像是工業時代的自動化流程,當有足夠的員工、把一個基本的生產流程建立後,不需要更多人參與,就可以維持原來的產能。以twitter為例,員工數不變,還是能吸引新的用戶不斷成長,每員工創造的價值,也可持續線性增加。另一方面,就算員工增加,也不是靠增加的員工去服務更多的客戶,而是去創造事業更多的功能,以產生更大的價值,例如Facebook,在員工數成長的同時,不但客戶數成長,而且每位客戶創造出來的價值也在成長。

這些數據呈現出一個對數法則:企業規模與員工數成長呈現對數關係,員工數= log(企業規模) + C,扣掉基本人力後,以極少員工數就可以維持現有服務能量,大部分的人力可繼續投入研發,可以產出更好的品質、更多種類。而Linkedin看起來是反面教材,最終敵不過賣給微軟的命運,因為它的員工數在線性成長時,營收並沒有指數性成長,並沒有滿足成功的必要條件,微軟買它,並非商業模式成功,而是看上了它在社經菁英族群中的高連結度和個資的可信度,有藉此發展出區塊鏈商務的機會。

三、    正饋循環(positive feedfoward
loop)

數位經濟受供給面邊際成本為零、與需求面的規模經濟的趨動,表現出特別強烈的正饋循環。所謂正饋循環,意即隨著使用人數的增加,產品的價值愈來愈受青睞而吸引更多人使用。例如當某社交軟體的使用人數漸多,就會有更多人想要加入;當一個購物平台的口碑吸引了買賣方去交易,就會有越來越多賣家提供商品上架,也會吸引更多買家投入。簡而言之,正饋循環導致大者恒大,弱者愈弱。這就是為什麼在數位經濟的領航者會在爆炸性成長後展開長期壟斷的原因。

數位轉型

「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第三條敘明,內部控制制度的首要目標在於達成「營運之效果及效率」;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亦開宗明義闡明,內部稽核的目標在於增加價值及改善機構營運。

面臨數位經濟浪潮襲來,不管處在哪一種產業,都可以檢視現行業務,是否該調整商業模式,以提高營運的效果及效率。即便是實體經濟,甚或是傳統產業,更應思索「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如工具機大廠友嘉實業也可以作到典範移轉。

如何數位轉型?可從加深連結度(connectedness)、物連網(IOT)和演算法(algorithm)等三方面著手:

一、    連結的經濟 (Connected Economy)

從前面的成功的因素分析可看出,企業的價值在於連結度,即使服務相同,有更多的連結,就會產生更高的價值。連結經濟就是這個意思,未來追求的是讓自己有更多的有效連結。例如OTT
(Over-the-top)
時代來臨,使供需雙方直接連上,電信業者、有線電視業者等中介平台,與其被去中介化,不如自行改革,早日大量連結(Massively
Connected)

二、    可程式化的經濟 (Programmable
Economy)

在有效的連結上,我們要提供的是量身打造的產品或服務,根據對象屬性、當下的狀態,和其他輔助的資料,來判斷什麼是最適合此人此時此地的;又例如中央電腦遙測、遙控遠端裝備,減少現場機械式的檢測任務,就像車載資訊系統(Telematics)能夠藉車況信號的分析,提醒車主維修,預防損害。要達到此境界,就必須是人與電腦可以極彈性地、甚至高度容錯地互動溝通,也就是可程式化的經濟。

三、    演算法的經濟 (Algorithmic Economy)

面對一個新增加的選項,就必須做出決策,小至個人口味偏好的選擇,大到社會的集體決策,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做決定。在數位經濟中,企業採取的是根基於大數據、演算法的資料導向決策(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
,而非人治、直覺式的決策。好的演算法,會決定哪種數位服務能夠讓客戶更喜愛、接受度更高,讓大家更願意使用。

結語

數位轉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若只是汰換電腦設備、引進軟體系統,就像清末自強運動只模仿西方列強的船堅砲利,而非從制度文化改革,終將無法順利轉型。數位轉型必須從根本思維轉型做起:

一、     企業文化:企業中每一位同仁,從上而下,均應培養數位思維,讓每個人都瞭解到數位轉型的方向與必要,將數位思維深植於企業文化中。

二、     組織再造:光用想的還是不夠,究竟企業中該由誰來負責執行數位轉型的各項流程,需定義明確的權責歸屬。必要時甚至需大幅度調整組織架構,以因應數位經濟的新商業模式。

三、     電腦稽核:內控制度要靠內部稽核來落實,而在數位經濟時代,電腦稽核有了新的涵義,從「以電腦輔助的稽核工作」到「稽核電腦裡的執行作業合規性」。稽核人員的思維和技術也需要隨著數位化的潮流調整,對開發時間長、變動速度慢的傳統資訊系統,到需求不斷改、功能一直換的敏捷系統(Agile
System)
,分別應訂有適切的內控制度。

後記:典範轉移的聯想

有人說,數位經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相較於18世紀的蒸氣機代替人力獸力、19世紀的電和石油作為新能源,以及20世紀的電子計算機帶來的自動化,這一波數位經濟是另一次的典範轉移。同樣地,我們的屬靈生命也需要一次革新。每位信徒都是福音的代言人;在發言人的訓練裡,最重要的守則即發言人的責任是傳達訊息,而不是回答問題。不論媒體怎麼問,發言人可用不同的方法回答,但都圍繞一個相同的、事先擬定的訊息。同樣地,在傳福音的過程裡,不論有什麼樣的疑問,我們的答案都是從耶穌基督帶來的救恩,沒有第二個訊息,但是對每一個對象,都可以包裝成個人化的救恩信息。至於對我們而言,這典範轉移就是從過去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轉移成以神為中心的生活。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對神的信心上,而信徒也本著白白得來、白白捨去的信仰,願意敞開來和人分享,神的國就在此顯明了。

(本文原刊於《內部稽核季刊》第97期,2017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