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義與不義/胡業民

全球化的義與不義 全球網際網路快速連結,讓人目睹了但以理書:「⋯⋯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的預見。如何不讓全球化過程中, 出現「新弱勢」,進而在全球大環境中,找出吾人的定位,化危機為轉機,成為一大重要課題。 胡業民(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聖經最早的全球化命令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 […]

» Read more

電費調降討好民眾嗎/胡業民

電費調降討好民眾嗎 胡業民 2015/04/08 21:15 本週立法院要審議台電討好民眾的降價公式。我們深以為….. 與以鄰近國家比較,我國電費費率十分低廉。為此,台電又憑國際天然氣價格重挫而提降價之議。問題是,國人願意為使用綠色能源付出合理的價格時,消費者祗是會關心台電電費降價嗎? […]

» Read more

耶和華奇妙的法度─路得記說了什麼?

耶和華奇妙的法度─路得記說了什麼? ◎胡業民(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主恩慈的制度律例,無寧使得世上凡是重視土地經濟、財富正義的國家獲得長治久安。離開國家的正義,朝代反覆,人民在波濤洶湧之中受罪,舉世永無寧日。  對於一個猶太移民家庭,由十年間迭遭經濟打擊,男丁凋零,而家道中落,陷入窮乏地 […]

» Read more

見識大台中地區霧霾/胡業民

見識大台中地區霧霾 胡業民 2015/03/16 17:24 點閱 週五赴台中拜訪能源工廠,回程在台中高架橋上看到一片霧霾矓罩,從未感受大台中地區如此地的空氣污染。週末非常注意究竟是本土因素或者境外因素.. 之前報導,台灣霧霾本土因素佔75-80%,比照今天一篇精彩「紫爆」論述,希望大家以口罩和空氣 […]

» Read more

非營利組織要喜歡接受檢驗/胡業民

非營利組織要喜歡接受檢驗 胡業民 2015/03/16 17:23 週日會後本人和幾位同道應要求分享慈濟內湖開發案的看法 本人認識重點是 絕對的權力 需要被「制衡」套句聖經的話說:「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政府給予非營利組織減稅等優惠,非營利組織包括教會都要以高標準自我要求。除了一般要會計師簽 […]

» Read more

油價大戰的實與虛/胡業民

油價大戰的實與虛 胡業民 2015/03/16 16:15 台塑化日前偷襲,提前中油一天調降油價,引起週日旗下台亞等各加油站排隊車潮,粗估營業額增加20%,事隔一日,中油按照原計劃降價,調整後的中油汽油,中油92及95汽油每公升仍較台塑化貴0.1元,超級柴油比台塑化貴0.4元。祗有98汽油較台塑化便 […]

» Read more

公營住宅不會是貧民窟/胡業民

公營住宅不會是貧民窟 胡業民 2015/03/12 16:32 當我們說別把公營住宅想成貧民窟。這或者是基本對人、對年輕或年老族群的歧視,違反人權。我們贊成柯市長的基本態度。 但是為什麼過去造成這樣印象呢,甚至多有社區即公營住宅、社會住宅而色變?筆者認為有下述原因: 一、忘記堅持基本規範-有硬體而無 […]

» Read more

蔡英文積極的非核建議/胡業民

蔡英文積極的非核建議 胡業民 2015/03/12 16:31 在3/14「非核家園」大遊行之前,蔡英文呼籲民進黨縣市探取節電措施,省下一座核能電廠。因為蔡主席呼籲至少做彼此成自勉,話語十分的明確,讓人們從用電需求面減少來精簡,是一個負責的「非核方案」,合乎科學的步驟。由於今後數據均可考證,各縣市達 […]

» Read more

加薪、霧霾與柯P的社會住宅/胡業民

加薪、霧霾與柯P的社會住宅 胡業民 2015/03/05 17:36 一、 公務員加薪,商總不跟進-不要成了政治議題 台灣低薪有長期發展的問題,但是廖正井和商總均站在各個立場上都把它們政治議題化了。採訪者若是向單獨一、二家優良企業尋求老闆的「加薪」意見或創意,會得到激勵人心的結果…. 二、 「穹頂之 […]

» Read more

金融海嘯下的教會反思

海嘯無可遁逃 2008年引起的普世金融、經濟風暴,IMF估計損失達2.2兆美元,相當七個台灣年總產值,縱使波動幅度非如1929年「大衰退」情事,但是影響範圍之廣闊,卻是史所未見。二次大戰後數十年來昌盛繁榮所累積的財富,在這一次債券金融泡沫下,無寧產生對人們儲蓄(含國家退休金基金等)極大的掠奪和蒸發, […]

» Read more

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你們中間沒有窮人

2008.12.31   從金融海嘯說起 普世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幅金融海嘯,可能伴隨的相當嚴峻的經濟衰退。全球的富餘和貧困,成長和分配不均:使得消費過量和不足、儲蓄過當和缺乏、負債過當三者同時併存在當今這個世界上。以上剩餘儲蓄資金,藉著全球化到處泛濫游走,不但衝擊各國經濟匯兌起落波動,在尋 […]

» Read more

神子民的經濟關係

Ronald J. Sider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林後八13~15) 神要求祂子民的經濟關係要完全地轉變調整。雖然罪阻隔了我們與神和彼此的關 […]

» Read more

次級抵押房貸風暴下的倫理省思

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證券化係美國及西歐數十年來發展業務創舉,將各國無法移動的土地,轉化成為金融資產(債券),既可分割,又可流動變現,產生長遠收益,任何一個國家的儲蓄投資人,透過以上土地證券化均可購買他國的土地資產或者組合。故無論不動產債券REITS,或是房屋抵押債券MBS均蓬勃發展起來,似乎提供了穩當 […]

» Read more

經濟與神學 不可虧負人(之二)

最早的「公平交易法」 利未記 25章13-17節:「這禧年,你們各人要歸自己的地業。你若賣甚麼給鄰舍,或是從鄰舍的手中買甚麼,彼此不可虧負。你要按禧年以後的年數向鄰舍買;他也要按年數的收成賣給你。年歲若多,要照數加添價值;年歲若少,要照數減去價值,因為他照收成的數目賣給你。你們彼此不可虧負,只要敬畏 […]

» Read more

經濟與神學 專欄 「不虧負人」

馬可福音 十:17-22 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不可….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耶穌看疬他,就愛他… 利未記廿五:14 你若賣甚麼給鄰舍,或是從鄰舍的手中買甚麼,彼此不可虧負。 除了拿但業被稱作真以色列人以外,新約聖經記 […]

» Read more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