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你們中間沒有窮人 金融海嘯系列

2008.12.31 從金融海嘯說起 普世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幅金融海嘯,可能伴隨的相當嚴峻的經濟衰退。全球的富餘和貧困,成長和分配不均:使得消費過量和不足、儲蓄過當和缺乏、負債過當三者 同時併存在當今這個世界上。以上剩餘儲蓄資金,藉著全球化到處泛濫游走,不但衝擊各國經濟匯兌起落波動,在尋找投資出路同 […]

» Read more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金融海嘯系列

經濟公義的神學省思/ 周學信(聖光神學院院長)‧林淑芬譯(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創造的善是為了人類整體。因此,基督宗教的經濟學不該建立在當代經濟理論的尺度之上,而是應該建立在所有人都有份於世界的諸善之上。 全球經濟危機不只對債權人、借貸者和消費者造成緊縮的壓力,對教會和教會領袖而 […]

» Read more

審慎迎接強勁復甦

面對全球經濟復甦的力道,縱然西方國家「儘管我們看到黑暗中出現一線曙光,我們依然身處於全球經濟衰退之中。」還在警告「潛在的復甦仍然暫時與脆弱」。但是 無論美國、台灣股市從第四季開始,空前強勁可期,不但顯示各國尋求拯救經濟的各樣刺激措施開始奏效,更反應經濟體質週而復始演變的鐵律,和復甦的曙光。 對於曾經 […]

» Read more

富裕、貧困與制度

言 在公元一八○○年時,即使最繁榮的倫敦和巴黎而言,每隔十五年就有一次飢荒或瘟疫,每次的病亡都在萬人以上;全球人們的平均年齡約為十八、十九歲,全世界八 億人口幾乎都活在毫無衛生的惡劣環境和專制統治的貧困景況裏。及至今天,雖然在世界六十億人口中,有十億仍在飢餓邊緣討生活,但這其間已發生了巨大的變 化, […]

» Read more

癱瘓的權力 虧缺了榮耀

一場88水災下來,從救災機制其實已完全癱瘓到演變成為政治危機,本質上主政者和所有官僚行政當局都要為這個喪失機制的情況深深痛悔,立刻改善。 從前朝權力的腐化濫用,到當前馬政府對權力的拘泥「不用」令人痛心。基督徒認為沒有權柄是不出於神的,每一個階層,特別是政府(機構),都有權責的受託。而馬政府忽略權力的 […]

» Read more

金融海嘯下的教會反思

海嘯無可遁逃 2008年引起的普世金融、經濟風暴,IMF估計損失達2.2兆美元,相當七個台灣年總產值,縱使波動幅度非如1929年「大衰退」情事,但是影響範圍之廣闊,卻是史所未見。二次大戰後數十年來昌盛繁榮所累積的財富,在這一次債券金融泡沫下,無寧產生對人們儲蓄(含國家退休金基金等)極大的掠奪和蒸發, […]

» Read more

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你們中間沒有窮人

2008.12.31   從金融海嘯說起 普世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幅金融海嘯,可能伴隨的相當嚴峻的經濟衰退。全球的富餘和貧困,成長和分配不均:使得消費過量和不足、儲蓄過當和缺乏、負債過當三者同時併存在當今這個世界上。以上剩餘儲蓄資金,藉著全球化到處泛濫游走,不但衝擊各國經濟匯兌起落波動,在尋 […]

» Read more

神子民的經濟關係

Ronald J. Sider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林後八13~15) 神要求祂子民的經濟關係要完全地轉變調整。雖然罪阻隔了我們與神和彼此的關 […]

» Read more

次級抵押房貸風暴下的倫理省思

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證券化係美國及西歐數十年來發展業務創舉,將各國無法移動的土地,轉化成為金融資產(債券),既可分割,又可流動變現,產生長遠收益,任何一個國家的儲蓄投資人,透過以上土地證券化均可購買他國的土地資產或者組合。故無論不動產債券REITS,或是房屋抵押債券MBS均蓬勃發展起來,似乎提供了穩當 […]

» Read more

經濟與神學 不可虧負人(之二)

最早的「公平交易法」 利未記 25章13-17節:「這禧年,你們各人要歸自己的地業。你若賣甚麼給鄰舍,或是從鄰舍的手中買甚麼,彼此不可虧負。你要按禧年以後的年數向鄰舍買;他也要按年數的收成賣給你。年歲若多,要照數加添價值;年歲若少,要照數減去價值,因為他照收成的數目賣給你。你們彼此不可虧負,只要敬畏 […]

» Read more

經濟與神學 專欄 「不虧負人」

馬可福音 十:17-22 耶穌出來行路的時候,有一個人跑來,跪在他面前,問他說:「良善的夫子,我當做甚麼事才可以承受永生?」…不可….不可虧負人;當孝敬父母。」耶穌看疬他,就愛他… 利未記廿五:14 你若賣甚麼給鄰舍,或是從鄰舍的手中買甚麼,彼此不可虧負。 除了拿但業被稱作真以色列人以外,新約聖經記 […]

» Read more

全球暖化下的創新

聯合國氣候變遷官員指出,全球暖化可能引發水源戰爭、疾病的擴散,以及全球性的大遷徙;而要避免這些現象的發生,則必須發展適當的應變措施,甚至長期發展計劃,看起來需要足夠的資金才能解決這些氣候變化所產生的影響。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因挺身指出全球暖化的嚴重性而聲名大噪。 但是亦是在這樣的悲觀氣氛中,吾人必須指出 […]

» Read more

「經濟與神學」人的價值-一個值得全愛的鄰舍

詩篇 八3-5:「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 神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 路加福音十27,28: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 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 […]

» Read more

「經濟與神學」 不義瑪門(金錢) 用於天國

金錢怎麼會「不義」? 靈修大師傅士德在「基督徒看錢」中,有一段標題「不義瑪門,用於天國」。 不義的錢財一語,出現在路加福音十六章,陳述「不義的管家」身上運用錢財方面的故事。基督教物質觀,是常存樂觀責任的態度,錢財在現今世界中應屬中性的。在經濟行為上,金錢是價值貯藏的手段、是交易的媒介、是延期支付的標 […]

» Read more

【經濟與神學】一千萬銀子的債務

初看聖經的人,看到耶穌舉例一人欠十兩銀子,被一個剛獲赦免了一千萬銀子(幣)的債主要逼迫告官幾乎到了可以坐牢的田地。於是赦罪主大怒,將這位狠心又自以為是的債主送辦。 這個數字讓人迷惑,數字之大,以為聖經是否誤植了。但是耶穌用字顯然是以當代可以理解的事實為據了。例中僅是窮、富者之負債能力差距,便可達十萬 […]

» Read more
1 ... 33 34 35 36 37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