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度復興報》2018禧年經濟倫理研討會—認識聖經財富觀 合神心意的創富之道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主辦的2018年禧年經濟倫理研討會,於10月27日在中華福音神學院舉辦,今年主題「青年創富有道」,透過牧者、學界教授與商界人士的實務分享,幫助青年建立正確財富觀念,以聖經因應世界經濟劇變,善用新經濟工具,以合乎神的心意來經營人生道路。
研討會先由周學信老師(中華福音神學院教務長)帶領眾人瞭解聖經中的財富教導。周老師提到,每個人都渴望擁有財富,沒人想當窮人,大家都想免去貧困所帶來的不安和恐懼,財富好比權力,可給人安全感,但也可能替代人對屬天的愛。神興起環境來挑戰我們因財富得到的安全感,如同《富流感》(Affluenza)一書中提到,富裕導致社會過度消費,造成人類心理的危害與痛苦。從教會界來看,當教會擁有大量資源時,會不會因此看不到真正有需要的邊緣人、貧困者,是值得思索的議題。
弟兄姊妹齊聚一堂,以聖經經濟倫理的視野檢視如何建立正確財富觀。林稚雯攝
從申命記八章18節可知,世間萬物均從神而來,財富雖會帶來人的迷失,但也是神所給的祝福。比較成功神學和正統信仰對財富的理解,前者將個人的慾望滿足視為目標,認為信耶穌就能領受健康、財富與成功,只要有信心就能領受各樣的神蹟奇事。而後者教導一切都是神的主權,信徒不一定會因信耶穌得到健康、財富與成功,得著與否都是信心操練的課題,神的作為不是人所能掌控的。
財富的好管家應妥善管理神所賞賜的恩典,將所得用於關心需要的人身上,讓這些貧窮的、邊緣的人有機會,重新面對生命中的挑戰與衝擊。
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院長佘日新教授,以「青年創富有道,新經濟價值觀」為題講論,說明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人工智慧帶出嶄新的經濟模式,年輕人應學習人工智慧相關技能,善用當代工具來創造財富,進一步榮耀上帝、祝福別人。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調查,估計2025年傳統人力與機器人將會在就業市場中各占50%的比重。資訊數據未來的重要性,會超過傳統經濟的土地、勞動與生產資本等三項生產要素。
上啟品牌行銷顧問公司創始人張國剛,分享「商教士」的觀點,勉勵所有營商的弟兄姊妹都成為火熱傳福音的宣教士,尤其居職場高位,或是自己經營公司的人更應該這樣做,發揮個人影響力,在工作及信仰上成為他人的祝福。他提出一系列「信仰式品牌」的創新宣教策略,融合傳統行銷上需要找到品牌價值和定位,打造品牌的故事與文化,將信仰融入生活當中,使未信者能夠更願意敞開心房接受福音。
(文章來源:國度復興報 http://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19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