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觀/蕭家興

財富觀 在有關財富的教導中,耶穌要求門徒「賣掉所有的(財富)」似乎是一項苛求。惟根據學者 Walter Pilgrim 的研究,此項要求僅限於當時跟隨耶穌的當代人,而不是當代之後的所有基督徒。這項教導旨在提醒信仰團體中之富有的基督徒要檢討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看待這些生活必需之外的財物。 西方的財 […]

» Read more

託付觀/蕭家興

託付觀 上帝把才能、財富恩賜予人,無非是要人遵從主道,運用神所託付的資源去做榮神益人的事,做一個主所讚賞的管家。基督徒若能夠在上帝託付管理的錢財上學會如何接受神的管教和約束,由神自己來支配,就能夠在一切事上接受神的管教和約束。欲成為一個忠心有見識的好管家,接受主更多、更大的交託與管理,則必須有正確的 […]

» Read more

理財觀/蕭家興

理財觀 一個生活富裕沒有欠缺的基督徒,應當常存感恩的心,更要做個對上帝忠心的好管家,將錢財、財物作最好的運用。因為基督徒的理財觀乃出於認識到錢財權屬上帝,人只是暫時受託管理而已。 欠債會做債主的僕人 一個人如何管理金錢,是他外在的行為彰顯在內在屬靈的狀況。人若無法管理地上的錢,怎能讓人相信他具有屬靈 […]

» Read more

財主觀/蕭家興

財主觀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財主,可能是因為他有聰明才智、果斷抉擇正確和勤勞苦幹,但也可能只表示他運氣好、生於富有家庭,甚至可能表示是由於貪婪、欺詐和自私等手段積攢而來。所以不要看重一個人的經濟地位、財富所帶來的外表,過於看重一個人的品格。 倚仗財富愚昧至極 法利賽人喜愛金錢,認為財富是公義的證明,但是 […]

» Read more

貪財與濟貧觀/蕭家興

貪財與濟貧觀 貪財是萬惡之根 不用自己的血汗賺取的錢財、自己不付出而賺不義之財、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成為自己的東西,是一種貪財的行為,是一種金錢崇拜,作金錢的奴隸。貪財易使人見利忘義,而引起婚姻、竊盜、惡化人與人的關係,人一旦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所以人要根治自己的貪念 […]

» Read more

勞動與工作觀/蕭家興

勞動與工作觀 工作的神聖性 神照著自己的形象,按著自己的樣式造人,吩咐人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所爬的一切昆蟲。這種工作的委任彰顯出人在神面前的尊嚴。當人順服神的工作委任,應用神所賜的智慧及才幹治理全地,彰顯出神的愛與公義,則神得榮耀,人也因而顯得尊貴。 為主勞動 (一)工作是一 […]

» Read more

奉獻觀/蕭家興

奉獻觀 奉獻的意義 (一)奉獻是指獻上有形的財物,必須有深刻的感恩與虔誠,奉獻才會捨得。 (二)奉獻的意義不在於合不合於十分之一,乃在於出於理所當然的全部奉獻求主使用。讓十分之一的慷慨奉獻,表明將追求財富的心回轉歸向上帝。 (三)蒙神喜悅的奉獻是全然的奉獻,包括金錢的奉獻及生命的奉獻。 金錢的奉獻 […]

» Read more

《經濟倫理與公義信仰》序文

陳董事長序 本(禧年)基金會創會董事蕭家興弟兄,為了釐清及建立聖經經濟倫理的系統範疇,特花了數年的工夫整理了這本涵括理論與實務的著作。我很高興將它列為本基金會的《禧年譯著叢書》之一,並贅言幾句。 禧年基金會係以推廣聖經經濟倫理教導為職志的基金會,主要宗旨在於: 一、提醒企業建立正確的經濟倫理觀,實踐 […]

» Read more

基督教今日報報導》2023禧年茶會

記者 莊宇欽 台北市報導 2023/08/08 15:33 2023禧年茶會》 全球化、去全球化都是神的旨意?唯回歸聖經治理法則,教會成典範 世界變化多端,工業革命後的「全球化」,並沒有帶來更加公平正義的世界,而是經濟剝削、資源不均的景況,進而氣候災難與戰爭衝突等悲劇,原先希望透過全球化創造更大效益 […]

» Read more

國度復興合一禱告聯盟(原國度復興報)報導》2023禧年茶會

禧年基金會探討:從去全球化到再全球化 恢復神治理的法則 2023-07-31 台灣   【趙錦漢線上報導】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簡稱禧年)於7月25日主辦「禧年茶會:從去全球化到再全球化」的線上會議,探討從全球化到去全球化的現象,並如何在再全球化當中,恢復神治理的法則。 這次會議由中華波阿斯國度發 […]

» Read more

必要、需要與想要──訪林榮恩談聖經消費觀

必要、需要與想要 ──訪林榮恩談聖經消費觀 第591期  2023/7/12 郭美鈞 照片提供/林榮恩 ↑林榮恩   編按 「三個猶太商人打噴嚏,全世界的銀行都將感冒!」說起猶太人,他們賺錢、存錢,身居金融資本頂尖的印象,牢牢印記在全球人腦海中。討論消費,猶太人理財、儲蓄的文化絕對值得深入探索。我們 […]

» Read more
1 ... 16 17 18 19 20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