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弱勢者的城市住處/蕭家興

經濟弱勢者的城市住處 [1] 最近台北市陸續推出了利用公有地新建完工的松山國宅,以及原住民租屋補助。後者杯水車薪成效不大,前者則造成市民漏夜排隊搶購,而被社會主流意識批評:「這麼好的地段不應興建國(眷)宅來低價賤賣」。 路過台北信義區松勇路附近,看到一則掛在大樓牆面的售屋廣告,寫著:「售頂樓豪宅/贈 […]

» Read more

風險分攤障眼法/蕭家興

風險分攤障眼法 [1] 近期有關拼經濟的投資開發大事,莫過於爭取成為世界第一高的台北101超高大樓主體完成上樑作業,以及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完成立法。 這座外牆掛有祥雲及錢幣圖騰,象徵金融交易中心的超高大樓,作為台灣高樓建築科技的里程碑以及台北金權城市的地標是無可置疑的。雖然展現著財團的雄厚財力,標記著 […]

» Read more

公共投資公義不可缺/蕭家興

公共投資公義不可缺 [1] 報載台灣高鐵的工程經費超支四、五佰億元,要求政府同意修改合約中的工程經費,俾便提高融資授信額度。交通部則表示額度調整沒問題,所增經費只要自籌即可。此議題未像公營鐵路工會中秋節休假抗爭政策偏袒高鐵一般受到重視,但其政策意義則是深遠不可忽視。 政府投資公共建設除了為民興利提供 […]

» Read more

勿濫用BOT/蕭家興

勿濫用BOT [1] 選舉效應使得執政當局以衝業績的心態頻頻釋出政策利多,公共建設支票一籮筐,計畫每年由政府挹注公務預算一千億,另由民間自備資金以BOT方式投資一千億。近乎孤注一擲的企圖心為台灣的經濟建設帶來希望,但「照單全收,通通BOT」的便宜行事風格則叫人不敢苟同。 BOT原是彌補公部門興建(B […]

» Read more

公共建設大餅爭奪戰/蕭家興

公共建設大餅爭奪戰 [1] 名為振興景氣的五百億公共建設追加預算案,除了財力不足的縣市及鄉鎮沒有異議外,行政院與立法院、執政黨與在野黨對於分配途徑及方式攻防了半年,仍舊是壁壘分明地對立著。 為了趕在大選前展現施政成果,執政黨顧不及國家有限建設資源利用的有效性、工程需要的急迫性及計劃的完整性,只圖快速 […]

» Read more

為經濟公義參與政治/蕭家興

為經濟公義參與政治 [1] 九月底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與華神共同舉辦「當下經濟倫理——上帝與瑪門研習會」。會中研討的議題之一,即是從信仰的角度省思政治與經濟,其實質意義已不僅是政治經濟學而已。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在結構上則是依法行事的行政、研修法令的立法及公正判決的司法等三權所構成,都是在建構公 […]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