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人要有好禾場/蕭家興
好工人要有好禾場 [1] 路過諸多建築工地附近,「需要好工人嗎?」的潦草書寫出現在圍籬的浪板上,令我觸目驚心地警覺到台灣是否又回到第三世界就業機會不足的窘境。 去年有機會到中南美洲一趟,親睹我駐外接待人員指給我看的馬雅婦女在白人住家外等待受雇幫傭,而壯年男子則在工地旁排隊等待幹活的機會,讓我印象深刻 […]
» Read more聖經中的禧年與現代經濟模式的探討
好工人要有好禾場 [1] 路過諸多建築工地附近,「需要好工人嗎?」的潦草書寫出現在圍籬的浪板上,令我觸目驚心地警覺到台灣是否又回到第三世界就業機會不足的窘境。 去年有機會到中南美洲一趟,親睹我駐外接待人員指給我看的馬雅婦女在白人住家外等待受雇幫傭,而壯年男子則在工地旁排隊等待幹活的機會,讓我印象深刻 […]
» Read more高舉公義拼經濟 [1] 主動宣佈辭去馬來西亞總理職務的馬哈迪,日前在亞太經貿組織會議上呼籲:「國際間要公平貿易,而非自由貿易。貧窮國家有權利保護小企業,直到能與國際大企業競爭。」一語道破當前全球經貿不公義競爭的偽善。 面對國際經濟版圖重組,台灣同樣存在受到不公平對待的窘境。在九、十月間中國(大陸)即 […]
» Read more房屋買賣的公義美德 [1] 現今時代的經濟社會,以房屋作為理財工具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房地產既有保值的功能,又是投資致富的工具。 一個精明、善於理財的投資者,一定會注意到城市住宅的稀有商品特徵,從而發現從事城市房地產買費賺取差價,是一種穩賺不賠的致富途徑。再多冒一點風險,則透過銀行金融資金之運用 […]
» Read more居住公義之挑戰 [1] 這幾天,在台北,建築業者公佈十大名宅,為房地產市場加溫。每戶上百坪,每坪單價五、六十萬不稀奇,八、九十萬才能吸引科技新貴趨之若鶩,每戶總價非以億計,無法彰顯豪宅的尊貴和尊榮感。 在中部,適逢九二一地震四週年,朝野為重建執行率吵得不可開交。百餘戶半倒待更新的集合住宅,及二千餘戶 […]
» Read more官邸眷舍與組合屋 [1] 最近有幾則似乎不相干卻有幾許相關的房舍報導。 其一是,某副元首暗批某行政首長任職總統府時未積極為其裝修某處官邸,反而是出任行政首長時卻很有效率地裝修成為自己的官邸。其二是,監察院質疑軍方為高級將領量身打造豪華眷舍高價出租不合法。其三,當然是不了了之的組合屋災民夜宿總統官邸的 […]
» Read more公有眷地的財利本質 [1] 或許是財政惡化的關係,最近各級政府上至中央行政院,下至地方政府無不為了充裕國庫、增闢財源卯足全力,猛打城市公有眷舍及土地的主意。 這些經清理總戶數達六千多戶的配(租)住、閒置、低度利用及佔用的國有、公用眷舍土地,估計只需要再挹注國庫二佰餘億元,即可強制收回、處分及變賣,而 […]
» Read more圍地建屋的土地公義 [1] 台灣各族原住民日前有千餘人集結到花蓮,聲援阿美族人甘冒竊佔罪,在國有土地上圈地建屋,訴求「無條件還我土地」。旨在對民進黨政權的原住民自治政策止於口號,沒有實際行動作出嚴重的抗議。 的確,這些沿自日治的舊制保留地不僅不敷原住民居住及農林漁獵等生計需要,更在平地人入山移居及拓 […]
» Read more經濟弱勢者的城市住處 [1] 最近台北市陸續推出了利用公有地新建完工的松山國宅,以及原住民租屋補助。後者杯水車薪成效不大,前者則造成市民漏夜排隊搶購,而被社會主流意識批評:「這麼好的地段不應興建國(眷)宅來低價賤賣」。 路過台北信義區松勇路附近,看到一則掛在大樓牆面的售屋廣告,寫著:「售頂樓豪宅/贈 […]
» Read more風險分攤障眼法 [1] 近期有關拼經濟的投資開發大事,莫過於爭取成為世界第一高的台北101超高大樓主體完成上樑作業,以及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完成立法。 這座外牆掛有祥雲及錢幣圖騰,象徵金融交易中心的超高大樓,作為台灣高樓建築科技的里程碑以及台北金權城市的地標是無可置疑的。雖然展現著財團的雄厚財力,標記著 […]
» Read more公共投資公義不可缺 [1] 報載台灣高鐵的工程經費超支四、五佰億元,要求政府同意修改合約中的工程經費,俾便提高融資授信額度。交通部則表示額度調整沒問題,所增經費只要自籌即可。此議題未像公營鐵路工會中秋節休假抗爭政策偏袒高鐵一般受到重視,但其政策意義則是深遠不可忽視。 政府投資公共建設除了為民興利提供 […]
» Read more勿濫用BOT [1] 選舉效應使得執政當局以衝業績的心態頻頻釋出政策利多,公共建設支票一籮筐,計畫每年由政府挹注公務預算一千億,另由民間自備資金以BOT方式投資一千億。近乎孤注一擲的企圖心為台灣的經濟建設帶來希望,但「照單全收,通通BOT」的便宜行事風格則叫人不敢苟同。 BOT原是彌補公部門興建(B […]
» Read more公共建設大餅爭奪戰 [1] 名為振興景氣的五百億公共建設追加預算案,除了財力不足的縣市及鄉鎮沒有異議外,行政院與立法院、執政黨與在野黨對於分配途徑及方式攻防了半年,仍舊是壁壘分明地對立著。 為了趕在大選前展現施政成果,執政黨顧不及國家有限建設資源利用的有效性、工程需要的急迫性及計劃的完整性,只圖快速 […]
» Read more為經濟公義參與政治 [1] 九月底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與華神共同舉辦「當下經濟倫理——上帝與瑪門研習會」。會中研討的議題之一,即是從信仰的角度省思政治與經濟,其實質意義已不僅是政治經濟學而已。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在結構上則是依法行事的行政、研修法令的立法及公正判決的司法等三權所構成,都是在建構公 […]
» Read more溫暖的家豐富住宅的使用價值 [1] 從事住宅有關公共行政事務多年,感受最深的,莫過於住宅的誤用及其應有的使用價值未能發揮。住宅的價值在於使用,故應以居住使用為目的,而非作為投資保值的標的物。更不應將之囤積、壟斷、買賣房屋賺取差價作為生財之道。 部分學者從市場經濟自由競爭的觀點,肯定預售屋的期貨化,要 […]
» Read more迎千禧盼安居 [1] 因工作與信仰的關係,對「安然居住」及「禧年」的政策意義,總有較浪漫的憧憬與殷切的期望。 迄今無法釋懷的是,還有不少大地震的受災戶仍長夜漫漫地住在帳篷裡,無法安然居住。但隨著歲末一波波「迎千禧」的商業噱頭與活動,多少人已淡忘災區生活的艱難與大地反撲的警訊,更遑論探究千禧年與禧年的 […]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