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解封擺脫不了複合式災難衝擊,「類」啟示錄四馬騎士下的經濟際遇和因應之道/胡業民

解封擺脫不了複合式災難衝擊,「類」啟示錄四馬騎士下的經濟際遇和因應之道 全球經濟問題因排山倒海而來的通貨膨脹,帶來驚濤駭浪。以致於電視政論節目在2022年端午節當晚,有政論家在評論當前經濟情況時,公然引述聖經啟示錄的四個騎士──白馬、紅馬、黑馬、灰馬同時出現,反應聖經描繪的刀劍、飢荒、瘟疫和死亡的上 […]

» Read more

疫情經濟:八個倫理省思/胡業民

前言 這次疫情,究竟會持續到何時?今年(2021)年中時,我聽見有位弟兄說,美國推估還需要兩年時間可望落幕。倘若如此,前面已然經歷一年半,後面再過兩年的話,就是三年半時間了!對於這個「三年半」,基督徒應是非常有感的!因為這是神為了一些信徒(選民)的緣故,減少七年災難的日子,使之只有一半(參考馬太福音 […]

» Read more

從巴比倫出來/胡業民

從巴比倫出來 胡業民 經濟與神學專欄作家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前言 停工:忙碌運作的暫停 我們思想「從巴比倫出來!」這個題目非常非常重要,基督徒和朋友們聽過些許聖經啟示錄的,自然十分關心「從巴比倫出來」這樣的信息。巴比倫可以說是一個城,有靈性上和實體上重要的涵意。但是更重要它是表示一個經 […]

» Read more

新經濟可以抗衡巴比倫體系嗎?思考巴別塔體系的停工到巴比倫體系的崩潰/胡業民

新經濟可以抗衡巴比倫體系嗎? ——思考巴別塔體系的停工到巴比倫體系的崩潰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 執行董事 胡業民 一、前言——巴別塔繁盛到停工 「⋯⋯該隱建造了一座城。」(創世記4:17) 「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他們彼此商量說:『來吧!我們要做磚,把磚燒透了。』 […]

» Read more

中國人民大學論文 經濟倫理:聖經-亨利喬治洞見和房地產政策的解方/胡業民

中國人民大學 論文 經濟倫理:聖經-亨利喬治洞見和房地產政策的解方 撰寫人:胡業民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  執行董事、研究員 2017/10/11 誌謝 以此文向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的諸先進自公元2000以來,持續不懈在華人各地區推動經濟倫理教育及正確的金錢財富觀致敬。 […]

» Read more

富與貧 聖經篇:富與貧一一當代禧年教訓的實踐/胡業民

富與貧 聖經篇: 富與貧一一當代禧年教訓的實踐 胡業民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董事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當代經濟有三大現象:一、財富極度「擴張」和充滿「波動」的現象;二、跨國企業的運作力量(動輒超越國家GNP的規模);三、兩極化與經濟正義的問題。1其中第三點是普世現象,貧富不均兩極化在美國、中國、臺灣 […]

» Read more

富與貧 制度篇:富裕、貧困與制度/胡業民

  富與貧 制度篇: 富裕、貧困與制度 胡業民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董事 前言 在19世紀初期,即使是最繁榮的倫敦和巴黎,每隔十五年還是會有一次饑荒或瘟疫,每次的死亡人數都在萬人以上。當時全球人們的平均年齡約為十八、十九歲,全世界八億人口幾乎都活在毫無衛生的惡劣環境和專制統治的貧困景況裡 […]

» Read more

市場經濟的基石-一隻看不見的手/胡業民

胡業民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從牛頓(1726安息)之後到史密斯(1776國富論)的五十年 大科學家牛頓在1726年安息時,發現宇宙物理中萬有引力定律運行的奧祕,改變人類對外在宇宙的理解。這個宇宙是一個被精心設計,在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狀態中運作,它被萬有引力定律所引導,而運行的軌跡是 […]

» Read more

居住正義和住宅政策何在? ╱胡業民

居住正義和住宅政策何在? 胡業民 最近臺灣八德合宜住宅案弊端爆發,使大家看清所謂合宜住宅其實假住宅之名而是個著實的土地「開發案」,進而使社會上齊聲一起要追究,我們臺灣到底有沒有社會住宅和住宅政策的問題。 這個問題連結到東亞鄰近國家的現況比較就更加顯著:日本社會住宅345.6萬戶(6.6%),韓國社會 […]

» Read more

資本主義的出路─以禧年經濟準則反思房地產正義╱胡業民

資本主義的出路─以禧年經濟準則反思房地產正義 胡業民 資本主義的困境 哪個經濟制度比較良善?答案:「資本主義是『人』吃『人』,共產主義則『相反』。」上個世紀末蘇聯東歐共產經濟崩解,效率上大獲全勝的市場經濟,在21世紀伊始,卻見產生了經濟兩極化的嚴重困境。 有謂近期發現資本的年報酬率大於經濟年成長率, […]

» Read more

全球化的義與不義/胡業民

全球化的義與不義 全球網際網路快速連結,讓人目睹了但以理書:「⋯⋯必有多人來往奔跑,知識就必增長」的預見。如何不讓全球化過程中, 出現「新弱勢」,進而在全球大環境中,找出吾人的定位,化危機為轉機,成為一大重要課題。 胡業民(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聖經最早的全球化命令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 […]

» Read more

金融海嘯下的教會反思

海嘯無可遁逃 2008年引起的普世金融、經濟風暴,IMF估計損失達2.2兆美元,相當七個台灣年總產值,縱使波動幅度非如1929年「大衰退」情事,但是影響範圍之廣闊,卻是史所未見。二次大戰後數十年來昌盛繁榮所累積的財富,在這一次債券金融泡沫下,無寧產生對人們儲蓄(含國家退休金基金等)極大的掠奪和蒸發, […]

» Read more

從金融海嘯看經濟神學-你們中間沒有窮人

2008.12.31   從金融海嘯說起 普世遇到了前所未見的巨幅金融海嘯,可能伴隨的相當嚴峻的經濟衰退。全球的富餘和貧困,成長和分配不均:使得消費過量和不足、儲蓄過當和缺乏、負債過當三者同時併存在當今這個世界上。以上剩餘儲蓄資金,藉著全球化到處泛濫游走,不但衝擊各國經濟匯兌起落波動,在尋 […]

» Read more

神子民的經濟關係

Ronald J. Sider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林後八13~15) 神要求祂子民的經濟關係要完全地轉變調整。雖然罪阻隔了我們與神和彼此的關 […]

» Read more

次級抵押房貸風暴下的倫理省思

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證券化係美國及西歐數十年來發展業務創舉,將各國無法移動的土地,轉化成為金融資產(債券),既可分割,又可流動變現,產生長遠收益,任何一個國家的儲蓄投資人,透過以上土地證券化均可購買他國的土地資產或者組合。故無論不動產債券REITS,或是房屋抵押債券MBS均蓬勃發展起來,似乎提供了穩當 […]

» Read more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