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公義之挑戰/蕭家興
居住公義之挑戰 [1] 這幾天,在台北,建築業者公佈十大名宅,為房地產市場加溫。每戶上百坪,每坪單價五、六十萬不稀奇,八、九十萬才能吸引科技新貴趨之若鶩,每戶總價非以億計,無法彰顯豪宅的尊貴和尊榮感。 在中部,適逢九二一地震四週年,朝野為重建執行率吵得不可開交。百餘戶半倒待更新的集合住宅,及二千餘戶 […]
» Read more聖經中的禧年與現代經濟模式的探討
居住公義之挑戰 [1] 這幾天,在台北,建築業者公佈十大名宅,為房地產市場加溫。每戶上百坪,每坪單價五、六十萬不稀奇,八、九十萬才能吸引科技新貴趨之若鶩,每戶總價非以億計,無法彰顯豪宅的尊貴和尊榮感。 在中部,適逢九二一地震四週年,朝野為重建執行率吵得不可開交。百餘戶半倒待更新的集合住宅,及二千餘戶 […]
» Read more佘日新 2025/10/21 14:30 【勇敢新世界專欄】穩定成長社會,必須容忍市場競爭與淘汰 (圖/AI製圖) 卓越企業針對全球趨勢與市場變化,正是創造性毀滅理論的最佳實踐,也令台灣在全球新經濟中具備強勁競爭力… 諾貝爾獎經濟學凸顯創新的時代意義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 […]
» Read more官邸眷舍與組合屋 [1] 最近有幾則似乎不相干卻有幾許相關的房舍報導。 其一是,某副元首暗批某行政首長任職總統府時未積極為其裝修某處官邸,反而是出任行政首長時卻很有效率地裝修成為自己的官邸。其二是,監察院質疑軍方為高級將領量身打造豪華眷舍高價出租不合法。其三,當然是不了了之的組合屋災民夜宿總統官邸的 […]
» Read more公有眷地的財利本質 [1] 或許是財政惡化的關係,最近各級政府上至中央行政院,下至地方政府無不為了充裕國庫、增闢財源卯足全力,猛打城市公有眷舍及土地的主意。 這些經清理總戶數達六千多戶的配(租)住、閒置、低度利用及佔用的國有、公用眷舍土地,估計只需要再挹注國庫二佰餘億元,即可強制收回、處分及變賣,而 […]
» Read more佘日新 2025/10/14 15:30 【勇敢新世界】日本能源新政策槓桿國際市場:思維要跨越限制! (圖/shutterstock) 我們不僅在主裡與他人合一,思維也需要跨越過往涇渭分明的專業背景與形式限制,促發不同的領域的專業合而為一… 他山之石:日本政策如何槓桿國際 […]
» Read more圍地建屋的土地公義 [1] 台灣各族原住民日前有千餘人集結到花蓮,聲援阿美族人甘冒竊佔罪,在國有土地上圈地建屋,訴求「無條件還我土地」。旨在對民進黨政權的原住民自治政策止於口號,沒有實際行動作出嚴重的抗議。 的確,這些沿自日治的舊制保留地不僅不敷原住民居住及農林漁獵等生計需要,更在平地人入山移居及拓 […]
» Read more經濟弱勢者的城市住處 [1] 最近台北市陸續推出了利用公有地新建完工的松山國宅,以及原住民租屋補助。後者杯水車薪成效不大,前者則造成市民漏夜排隊搶購,而被社會主流意識批評:「這麼好的地段不應興建國(眷)宅來低價賤賣」。 路過台北信義區松勇路附近,看到一則掛在大樓牆面的售屋廣告,寫著:「售頂樓豪宅/贈 […]
» Read more依山傍水—從馬太鞍地形看居住 蕭家興 / 都市計畫技師 2025/10/07 14:38 光復鄉受災村里正是沖蝕凹岸潰堤的下游聚落,而對岸彎曲河流凸岸聚落則相安無事。(作者提供) 在網路及新聞媒體重複放送下,看到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潰流的土石泥水,猶如萬馬奔騰般,從高山峻嶺傾洩而下,並自水流路徑沖出毀損 […]
» Read more佘日新 2025/10/07 13:30 【勇敢新世界】LINE營運商收購加密產業!電子支付未來衝擊? (圖/shutterstock) Naver收購Dunamu、整合Upbit與LINE打造加密錢包超級應用,是亞洲數位金融整合和金融工程的關鍵里程碑… 金實整合會顛覆電子支付嗎? 對熟 […]
» Read more風險分攤障眼法 [1] 近期有關拼經濟的投資開發大事,莫過於爭取成為世界第一高的台北101超高大樓主體完成上樑作業,以及不動產證券化條例完成立法。 這座外牆掛有祥雲及錢幣圖騰,象徵金融交易中心的超高大樓,作為台灣高樓建築科技的里程碑以及台北金權城市的地標是無可置疑的。雖然展現著財團的雄厚財力,標記著 […]
» Read more公共投資公義不可缺 [1] 報載台灣高鐵的工程經費超支四、五佰億元,要求政府同意修改合約中的工程經費,俾便提高融資授信額度。交通部則表示額度調整沒問題,所增經費只要自籌即可。此議題未像公營鐵路工會中秋節休假抗爭政策偏袒高鐵一般受到重視,但其政策意義則是深遠不可忽視。 政府投資公共建設除了為民興利提供 […]
» Read more佘日新 2025/10/01 16:30 【勇敢新世界專欄】扭轉不公不義!查理·柯克如何引發「社會覺醒」 (圖/AI製圖) 許多基督徒從Charlie Kirk的被槍殺中,檢視一位「殉道者」與復興浪潮的關聯,但鮮少從他對先進科技與推動社會覺醒的觀點認識這個偉大的生命… 融合 […]
» Read more勿濫用BOT [1] 選舉效應使得執政當局以衝業績的心態頻頻釋出政策利多,公共建設支票一籮筐,計畫每年由政府挹注公務預算一千億,另由民間自備資金以BOT方式投資一千億。近乎孤注一擲的企圖心為台灣的經濟建設帶來希望,但「照單全收,通通BOT」的便宜行事風格則叫人不敢苟同。 BOT原是彌補公部門興建(B […]
» Read more公共建設大餅爭奪戰 [1] 名為振興景氣的五百億公共建設追加預算案,除了財力不足的縣市及鄉鎮沒有異議外,行政院與立法院、執政黨與在野黨對於分配途徑及方式攻防了半年,仍舊是壁壘分明地對立著。 為了趕在大選前展現施政成果,執政黨顧不及國家有限建設資源利用的有效性、工程需要的急迫性及計劃的完整性,只圖快速 […]
» Read more為經濟公義參與政治 [1] 九月底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與華神共同舉辦「當下經濟倫理——上帝與瑪門研習會」。會中研討的議題之一,即是從信仰的角度省思政治與經濟,其實質意義已不僅是政治經濟學而已。 政治是管理眾人的事,在結構上則是依法行事的行政、研修法令的立法及公正判決的司法等三權所構成,都是在建構公 […]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