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新世界】過度倚賴數字,可能忽略員工熱情!特質無法量化/佘日新

news-details

(圖/AI製圖)

不是所有重要事物都能量化、而且過度倚賴數字可能忽略員工熱情、創意等無法量化的特質。如何將個人的熱情對齊全球當前的氣候災難,是檢驗管理職能與績效的關鍵指標…

 

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是現代管理學之父,他強調「目標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與「績效衡量」對管理的重要性,但同時主張管理不該僅僅依賴量化指標。杜拉克認為管理的核心在於賦予組織方向與目標,並透過「目標管理」制度讓員工有自主性,最後根據目標達成度來檢核績效,這是衡量管理效果的關鍵。

 

管理需重視量化與質化

雖然「沒有衡量就沒有管理」這句話常被引用在杜拉克思想下,實際上他更強調質性與以人為本的面向:不是所有重要事物都能量化、而且過度倚賴數字可能忽略員工熱情、創意等無法量化的特質。如何將個人的熱情對齊全球當前的氣候災難,是檢驗管理職能與績效的關鍵指標。

 

衡量方法重點

目標管理:設定可衡量、明確的目標作為管理基礎與評估依據。

績效評估:以組織整體或個人目標達成程度來檢視管理效果。

多元指標:杜拉克建議須採取多種指標,並重視難以量化但極為重要的人性、創新與長期價值。

 

這些年間在許多有心人士的大力推動下,逐漸累積成功案例與實務啟示,但由於涉及的層面既廣又深,有待更強大的驅動力與整合力。筆者拙見,透過精準量測的數據驅動與抽絲剝繭的人工智慧整合,兩股繩子若加上科技金融所建構的新典範,有望加速實現整體環境永續的目標,而企業的進程決定了整體人類的未來:

 

發展企業內部碳銀行

部分跨國企業已建立「內部碳銀行」,將工業工程的方法論應用在組織流程的各領域,各部門的碳排放額度均視為交換(易)標的,加以衡量並管理。排放少的部門可將剩餘額度出售給排放多的部門,形成內部的激勵與約束機制。這是一種典型的金實整合應用,以財務制度直接驅動部門行為

 

衍生永續金融產品

越來越多銀行推出與 ESG 連結的貸款方案,例如企業若達到減碳目標即可享有利率優惠。這不僅降低了資金成本,也迫使企業必須建立完善的碳資產管理體系,才能取得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科技金融與實體產業碳管理的整合帶動審計成本的下降。

 

數位化平台實現管理匯流

借助 AI 與大數據,企業可以進行碳排放的預測、模擬與風險分析。例如,預測未來碳稅上升對成本的衝擊,或模擬不同技術投資對減碳效果的差異。這讓管理層能以科學依據做出永續決策。企業的經營管理將在匯流中出現結構性的改變,未來商管學院的教科書均需重寫。

 

從「金實整合」到「永續生態」已從道德倡議的高度,如同昔日王謝堂前的燕子,進入企業日常營運的努力之中。金實整合將不只停留在企業內部,而是擴展到整個社會與生態系統。

 

跨產業整合:能源、交通、製造與金融業將形成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低碳轉型。

政策與市場互補:政府的碳定價與市場的碳交易並行,既有外部約束,也有內部激勵。

科技賦能:人工智慧、區塊鏈與物聯網將使碳資產的追蹤與交易更為透明可信。

 

金實整合促使資金與實體產業形成良性循環,共同邁向「碳中和」與「共好」的未來,最終目標將永續發展從成本中心轉化為價值中心。

 

筆者個人非常喜愛的一段聖經揭櫫了上帝、人與生態的緊密關係: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享:原文是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羅馬書8章21-23節)

 

上帝對受造之物的心意,有待祂的眾子回應每個時代的需求呼聲,以屬天的智慧與能力治理這地

(文章來源:基督教今日報,2025/9/17。https://cdn-news.org/article/C25091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