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新世界】永續新格局「碳資產」成為企業轉型關鍵/佘日新

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在翻天覆地的改變中,永續發展不再只是道德呼籲,而是金融市場、企業競爭與社會韌性的核心議題。透過金實整合,碳資產得以被量化、管理與交易;財務與營運得以協同;數據與決策得以科學化。這正是企業從「生存」走向「引領」的關鍵

 

雖然2025年產業的關鍵字是關稅和匯率,但不可忽略的是近年來全球經濟已進入一個關鍵轉折點:氣候變遷不再只是環境議題,而是全面深度影響企業治理、金融市場與風險管理的核心挑戰。

 

各國政府相繼推出碳排放交易制度、碳稅政策與氣候揭露規範,要求企業必須從「合規」走向「競爭力」的思維。永續發展已不僅僅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道德倡議,而是攸關財務穩健、資本流動以及長期價值創造的核心能力。

 

歐盟碳關稅(沒錯!關稅又來了!CBAM指的試探的邊境調節機制,簡稱碳關稅)

將於2026年1月1日開徵。對於把所有目光聚焦美國的台灣人而言,或許可以轉頭看看別的區域,世界除了美國之外,還有很多挑戰、市場與夥伴。在這樣的趨勢下,「金實整合」便成為關鍵能力。

 

所謂金實整合,係指透過金融機制、實體產業行動與數位科技,將永續發展從理念落實到資金流、供應鏈與企業治理的全鏈條過程。這不僅關乎資金如何驅動永續,也涉及企業如何衡量、管理與交易其碳資產與風險。

 

  • news-details
  • SAP的碳資產管理八大能力,資料來源:netadmin.com.tw/netadmin/zh-tw/trend/F2CF59686F4C44FEB42F3A6AF8E7DA65

 

根據SAP的碳資產管理八大能力,我們可以看到金實整合至少涵蓋以下三個面向:

1.財務與風險管理:透過碳排放定價、碳交易市場與衍生性金融工具,企業可以將「碳排放」轉化為「資產或負債」來進行管理。據此,金融部門不再只是資金的管理者,而是永續轉型的驅動引擎。

 

2.內部碳定價與決策:將碳成本內化,讓投資決策、供應鏈選擇與產品設計都能考量碳足跡。這使得典範與心態轉移,永續不只是額外成本,而是與效率、風險並列的財務指標。

 

3.數位平台與資料驅動:一切金融與營運的目標要實現,必要條件是借助 BTP(Business Technology Platform)這類的平台工具,企業能以數據分析、情境模擬與人工智慧來支援碳資產決策。這樣的數位能力使得「透明、即時、可稽核」成為可能。

 

傳統上,企業看待碳管理多以「合規」為目的,例如避免罰款或降低聲譽風險。然而,隨著 ESG 投資熱潮與綠色金融政策的興起,碳資產正逐漸成為一種新的價值來源。包括:

 

(一)資金端:綠色債券、永續連結貸款等工具,為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

(二)市場端:低碳產品與服務更容易獲得消費者與投資人的青睞。

(三)風險端:及早布局可降低未來碳價上升或供應鏈斷裂的衝擊。

 

過往財務部門關注資金流,而營運部門關注產能與效率。但在碳中和的框架下,這兩者必須打通:

 

(一)財務決策必須納入碳成本,才能反映真實的投資回報率;

 

(二)營運管理則需要財務的支持,才能投資於綠色技術、低碳能源與供應鏈優化。這正是金實整合的核心價值:讓財務與營運不再各自為政,而是共同承擔永續責任。

 

碳資產管理不僅涉及單一企業,更涉及上下游供應鏈。企業需要透過合作、共創與數據共享,來實現全價值鏈的碳減排(範疇三涵蓋最艱鉅的供應鏈挑戰):

 

(一)供應鏈透明化藉由數位工具追蹤供應商的碳足跡

(二)跨界合作:金融機構、科技公司與製造業共同打造低碳解決方案

(三)政策連動:配合政府的碳交易平台與氣候揭露規範,形成完整的制度環境。跨組織的信任與資訊安全將決定這些努力的成效,基督信仰在此或許具備更強大的「神遵」效用。

 

在翻天覆地的改變中,永續發展不再只是道德呼籲,而是金融市場、企業競爭與社會韌性的核心議題。透過金實整合,碳資產得以被量化、管理與交易;財務與營運得以協同;數據與決策得以科學化。這正是企業從「生存」走向「引領」的關鍵。唯有將金融工具、實體行動與科技平台結合,才能真正實現永續發展的長遠願景。

(文章來源:基督教今日報,2025/9/9。https://cdn-news.org/article/C250909000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