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傷痛的家園/蕭家興
重建傷痛的家園 [1]
在間歇停電、餘震不斷中,心虛地策劃著如何落實震災後臨時安置及重建計畫。浮現在腦海的仍是因地震扭曲傾斜塌陷的房屋,親人瞬間生離死別的悲痛……殘破家園與悲悽無奈令我動容。
聽到國際政要關懷談話,看到日本、歐美及蘇俄等緊急救援隊劍及履及投入救災行列,為身陷瓦礫堆者多懷了一絲希望;但當看到那視台灣人民生命如糞土,口口聲聲要以武力解放台灣之流者,貓哭耗子及鱷魚眼淚的嘴臉,我莫名的感到非常厭惡。
看到民眾主動伸出援手,企業界、宗教界及社會團體慷慨解囊及自發性地投入救災,使我更加肯定台灣人生命共同體的意識;但當看到少數昧著良心哄抬民生物品價格賺災難財的奸商,加價才肯出車載送傷患的計程車,以及混在受災人群冒領救濟品的民眾,我的心為貪婪的人性覺得悲哀。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面對大自然無情的災害,人的確渺小,無法對抗。但聖經說:「一宿雖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篇30:5),台灣俗話也說:「打斷手骨顛倒勇」、「蕃薯雖然落土爛,卻是枝葉代代傳」。
我禱告上帝憐憫台灣停止餘震,更深深期望堅強的台灣民眾,能在救災及臨時安置工作告一段落後,拭去悲痛的眼淚,起來重建自己的家園。
[1] 本文刊於1999.9.24(中秋節)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