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內衣秀/蕭家興

菜市場內衣秀 [1]

嬰兒房和菜市場是我母親喜愛去的地方。因為新生命帶來喜悅,而傳統市場則充滿著盎然生意。

你若認為逛市場僅是老人家緬懷記憶的專利,那就大錯特錯,因為我家老、中、少三代女性都視它為主要樂趣。當大型、連鎖化的便利商店、超級市場、大賣場壟斷城市,擠壓了傳統「𥴊仔店」(讀音:kám-á-tiàm)的生存空間,菜市場卻仍吸納著一群「起早貪黑」的販夫走卒而展現其生命力。

相較於百貨公司高定價、願者上鉤的經營型態,電梯小姐一式不變的造作禮貌,菜市場中的即興演出,可就人情味多了。難怪妻、女每回瞎拼(shopping)回來,買什麼已不是頂重要的了,所見所聞才是津津樂道的。

一位賣內衣的姑娘,身穿五、六件褻衣,站著高高的,揣摩著客人的需要與偏好,鼓動著三寸不爛之舌:「要提臀的看最裡面這款」、「要束腹的參考中間這件」……。展示在她身上的誘人身段,就是妳穿上它的嬌滴模樣。

妳不用矜持,不必害臊。妳的需要就是她的需要。將心比心,穿上、褪下,一一為妳親身示範。腆現之色一點也沒有,有的是以客為尊、拾遺補缺的誠意。

雖然女兒以「老不羞」白了我一眼,但我卻看到買賣成交已非金錢交易,而是自我肯定,各取所需的滿足。雖然市場所充斥的韓國貨、中國貨,令我不安地警覺產業轉型的沉重,卻也看到「台灣錢淹腳目」的韌性。

其實大家心知肚明,沒有飆漲的股市,沒有地皮可炒的房市,並非台灣經濟成長趨緩的致命傷。「不動三寶」凡事菲傭代勞、「小錢不願賺閣開快活」才是台灣經濟看扁看衰的溫度計。台灣經濟要浴火重生,不是靠政客的脱口秀,而是繫於工作勤奮、生活簡樸的普羅大眾。

[1] 本文刊於2001.2.4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