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瘦身操/蕭家興

城市瘦身操 [1]

時屆所謂光輝的十月慶典,作為一國之首的台北,管它已否政黨輪替,不能免俗地,照往例穿金戴銀,粉墨登場。

猶記得前營建署長黃南淵先生,想用一個比「品質」、「品味」更高境界的字眼,來表達其對城鄉景觀的願景,左思右想終於用了「情趣」這個字眼。雖然浪漫得有點曖昧,卻是傳神不少。

或許是台灣人講求速成的民族性使然,要在城市之中發現細膩的情趣很難。但好大喜功及追求表面功夫,則使得台灣城市充斥著許多與品味完全相反的惡俗。君不見每逢節慶,黨政社團在城市到處豎立畫紅擦白的牌樓,正是陋俗三夾板文化的典型。

惡俗文化源自人貪婪的原始慾望,被粗俗的社會流行、金錢掛帥的商業欺詐、歌功頌德的政治虛偽、附膺風雅的空洞文化等所惑的不健康表徵。將原本糟糕的、拙劣的事物或行為,裝扮成自以為優美高雅、羡慕迷人和符合時尚。

為贏取毫無感情的矚目,城市空間供奉著政治圖像。為表現官僚藝術,周邊穿流不息的小安全島,豎著眩人眼目的大雕塑。而民間好巨大的鍍金觀音、臥佛,也媚世地強迫著凡夫俗子奉上廉價的敬畏。

滿街檳榔攤、賓館、按摩院及工地秀是低俗;整路洋文廣告看板是庸俗;三千西西、加長有氣派卻少用的車輛、超高價頂級豪宅是媚俗。無不肇因於缺乏原創、自尊和追求真實的智慧,而顯得平庸幼稚、矯揉造作和妄自尊大。

城市無限制發展,帶來空間擴張,社會脫序。居住空間藏污納垢,手槍、毒品泛濫、充滿暴力犯罪。聲名狼籍的城市,仍昧著良心以賭博、奢華宴樂,誘惑著觀光客前往消費。捨棄這種城市並不足惜。

有品味,有情趣的城市要有怡人的景觀、安全的空間,不需要誘人享樂的場所。有生命力的城市要有兼容保守與前衛,主流與旁支等多元又人性的居民文化,不需要琳瑯滿目的圖騰形式。台灣的城市惡俗的確需要重新省察過。

[1] 本文刊於2000.10.14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