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媒體宜做先知/蕭家興

教會媒體宜做先知 [1]

入秋時節,不僅阿里山的吉野櫻亂了季節開起花來,台灣的媒體也不甘寂寞邁入多事之秋。

先是立法院在數度衝突之後,方才三讀通過NCC(國家傳播委員會)法案,繼而即將廢除的末代新聞局,竟因TVBS有線電視台陸續揭發執政黨的高捷弊案、總統府幕僚長不假出國上賭場,而以股權有問題為由欲祭出撤照的殺手鐧,而最令人惋惜的,莫過於中時晚報步自立晚報的後塵,也禁不住經濟不景氣,廣告量萎縮減半而被迫停刊。

在這多元的網際網路時代,電子媒體百家爭鳴,媒體經營的生態環境丕變。傳播媒體肩負社會責任,在經濟及政治的壓力下,生存空間既是如此惡劣,而肩負基督福音使命的教會媒體,在面對浩瀚的競爭媒體及基督徒族群的弱勢比例,自不在話下。

新聞媒體需要自由的社會,及無後顧之憂的經營環境,更需要讀者及廣告的支持。媒體的生存空間在排擠與競爭的壓力下,不是採取嗜血煽腥的報導策略,就是在財團收編或在執政黨威逼利誘下,失去公正、客觀的立場。

聖經:「他們得了啟示,知道他們所傳講的一切事,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你們。那靠著從天上差來的聖靈,傳福音給你們的人,現在將這些事報給你們;天使也願意詳細察看這些事。」(彼得前書1:12),台灣的教會媒體應謹記教訓,堅持基督福音使命,不該再為特定政黨、財團或特定意識服務,充當政黨及政治意識的打手,才不會被有正義感、關心社會公義的讀者唾棄。

而作為基督教會的一員,既有感於社會媒體報導嗜血煽腥與不公不義,何不集中力量支持以基督福音為價值核心的優質教會媒體,讓教會的傳播媒體管道更多元、更複合、更有生存競爭力,俾善盡作為社會良心的喉舌,更成為社會空虛者的心靈補給站。

[1] 本文刊於2005.11.05基督教論壇報第25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