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宗教世俗化的經濟倫理/蕭家興

美國宗教世俗化的經濟倫理

雖然美國是世界民族的大熔爐,但是據統計,美國人仍以基督新教的人口比例占大半(由發表《獨立宣言》時的80%下降到1987年的64%),更重要的是,美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精英代表,或是工商業、企業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核心人物,絕大多數屬於這些基督新教成員。所以,觀察美國的經濟文化,不能不追溯其宗教倫理的淵源。

源自基督新教的經濟倫理

宗教多元化是美國文化的一個顯著的特徵,但清教主義向來卻被認為是影響美國經濟文化的精髓,清教倫理曾經鼓舞著美國人為神的呼召而勤勞工作、簡樸節約、與人為善及助人為樂。在美國,你可以不信上帝,但不能不使用印有「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字樣的美元硬幣。就是這個道理。

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隱含地指出:西方國家之所以存在資本主義的發展動力,主要是源於西方的宗教信仰具有創生經濟倫理的要素。美國的經濟社會可以說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典型,其經濟倫理雖然是一種“利潤倫理”(Profit Ethic),一種“工作倫理”(Work Ethic)。但這種經濟倫理實質上是源自於歐洲清教徒天職觀的經濟倫理精神。只是自宗教世俗化以後,美國的基督新教徒已經不再是十六、十七世紀主張清除英國國教(天主教)殘餘的刻板清教徒,而是務實的基督新教徒,對追求“最大利潤”的思想遠比追求“靈魂拯救”的思想更感興趣。清教倫理已沒落而成為美國基督新教經濟文化中世俗倫理(Secular Ethic)的泉源之一而已。

清教主義悖論的創新解釋

清教主義有以下的信仰悖論:

(一)既要求信徒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盡最大的努力,以證實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又要信徒要遵奉禁慾主義,不追求物質享樂。

(二)既要求信徒必須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上帝國的事工上,又要求信徒在世上應該多做好事,同時也要享受自己工作的樂趣。

(三)既要求信徒只要因信就可稱義,卻又要求信徒接受神聖的呼召獻身來驗證是否得到救贖。

(四)既要求信徒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基督身上,又表明是否獲得拯救早在信徒出生以前就已預定。

(五)既要求信徒不要犯罪,卻又表明人隨時都會犯罪。

(六)既要求信徒按照上帝國的設想去改造世界,又向信徒表明世界的罪惡是無法消滅和無可避免的。

由於上述清教徒倫理原則存在著難以適從的悖論,使清教徒也不敢確切的知道該怎樣做才符合上帝的旨意。是故,美國基督新教對此清教主義逐漸賦予自己解釋的自由,並自創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語言及人生哲學來表達自己的信仰追求,讓神學教條逐漸與經濟生活相調和,而逐漸向宗教世俗化發展。於是乎,美國基督新教有別於中古經濟倫理所具有的禁慾、鄙財、輕利的宗教意義,以及禁止借貸取息等阻止商人安然自得發財致富,反而鼓勵資本家發財致富。於是乎,美國基督新教徒努力工作的結果是信發財致富,並隨著富有的發生而自然衍生享樂的消費生活。

美國宗教的世俗化

美國基督新教的經濟文化,本質上係來自歐洲的清教徒的經濟倫理精神,包括:

(一)上帝全知全能並主宰一切。

(二)人與上帝之間恩典契約關係註定了人在現世的地位,切都是命中註定的。

(三)虔敬的信仰是個人得救的關鍵,是否得救只能在來世驗證。

但由於各種文明和社會都有某種程度的理性化因素,以及受到生物進化論及人本主義思想、社會現代化、工業化及城市化的影響,使「上帝是不可變的,但對宗教的認識卻不是永恆的」等這種“變則通”的思想,成為美國基督新教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而對清教徒倫理思想有以下的重新認知和改造,終而使得美國基督新教的經濟文化成為資本主義經濟文化:

(一)上帝賦於美國人以最神聖的使命,從事美國的事業就是完成上帝的事業。

(二)雖然恩典契約是主觀及客觀的契約,但人是否是選民可從努力工作中予以客觀地自我意識到。

(三)信仰是個人的事,但人是社會的一份子,個人道德修養和心靈淨化是一個社會神聖的標誌。所以人可以選擇自己的信仰,從而所有的信仰都納入美國文化的框架中。

源自基督信仰的經濟社會

深深影響美國民主政治發展的宗教信仰教義,尤以自由、平等及制衡等基督教倫理為主。

(一)宗教在美國並未直接介入政治社會治理的工作,但卻是美國人最原始的政治制度。未直接倡議爭取自由,卻促進一個適宜行使自由的環境。

(二)美國將民主放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特別是言論、集會、結社、新聞、行動等權利的自由,不因財富、智慧、種族、性別及身分地位有所不同的平等,以及由人性論與平等觀引伸出來的三權分立的憲政制衡等統制理念被視為最能保障個人自由與經濟發展。

美國聯合長老教會的經濟倫理原則

美國聯合長老教會以管家(stewardship,哥林多前書4:1)的神學觀點,成立一個稱為「投資宣教責任」的委員會(Mission Responsibility Through Investment,MRTI),積極運用教會所擁有合作機構的股票,來參與投資政策,並要求政府及企業負起公共責任及社會公義,影響社會中的經濟資源企業的公共責任。

其主要作法在於彙集持股人或買進股票,以用來影響社會公共議題,制裁經濟不公義。諸如:不要貸款予有種族歧視的國家、不要將資金用於買進獨裁國家的農產品(咖啡),以及沒有實行男女及身心障礙者公平就業機會的公司企業。

參考書目

(一)雷雨田,《上帝與美國人—-基督教與美國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二)李其榮,《美國精神》,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

(三)董小川《儒家文化與美國基督新教文化》,商務印書館,1999

(四)哈特穆特.萊曼等編譯,《韋伯的新教倫理》,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五)劉澎,《當代美國宗教》,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六)尚新建,《美國世俗化的宗教與威廉·詹姆斯的徹底經驗主義》,2002

(七)段琦,《美國宗教嬗變論》,今日中國出版社,1994

(八)于可主編,《當代基督新教》,東方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