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基石-一隻看不見的手/胡業民

胡業民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從牛頓(1726安息)之後到史密斯(1776國富論)的五十年

大科學家牛頓在1726年安息時,發現宇宙物理中萬有引力定律運行的奧祕,改變人類對外在宇宙的理解。這個宇宙是一個被精心設計,在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狀態中運作,它被萬有引力定律所引導,而運行的軌跡是可以被預測,而非毫無章法、突發、不可知的世界。宇宙是在神呵護中運行、是美好而和諧的。

既然上天在物理世界中有其自然法則又和諧美好的,那麼人類在創造其幸福和財富的過程中是不是也有一和諧的法則可循呢?牛頓在自然秩序的大發現,在五十年後,1776年影響了神學和哲學思維,一位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教授道德哲學的亞當‧史密斯,在人類經濟社會的思維上,提出了閃亮的洞見。

Adam Smith亞當.史密斯(斯密)1723-1790

當時西歐各國皇室國家為獲取黃金白銀,透過國際貿易相互爭奪,競相提高關稅壁壘,這與本來期待以增加出口並增加國民經濟福利的目標卻相違背。如果說宇宙物理世界的運作有依循法則、是有秩序且美好和諧的,那麼人類(各國家)在經濟和財富的福祉上,是不是亦有一個原理來運作呢?亞當‧史密斯直指出「利己心」,如萬有引力定律一樣,是人類經濟運作的核心性質和道理,使市場經濟運作順遂。1那麼,這個利己心又如何透過發展出人與人的交換關係,進而產生市場美德呢?

當時史密斯教授的道德哲學課程,包括:(一)自然神學(Natural Theology),(二)倫理學(Ethics),(三)法律哲學(Jurisprudence),(四)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第四即是政治經濟學國富論(當時教授物理課程的安排則是包括:〔一〕自然神學,〔二〕倫理學,〔三〕萬有引力定律)。是整合科際的認知,是超越學科細分的整合(倫理、神學整合學習,不像現在學科細分碎裂)。當時道德哲學教授是受了神學、倫理學訓練的。致使後來經濟學的誕生,是和神學、宇宙秩序探討、倫理學都息息相關的。倫理學追求正義,經濟學作為應用倫理學的延伸,自然首先一定論及經濟正義的課題。

牛頓衝擊:神學/倫理學經濟學

近代經濟學是對宇宙秩序落實而人類財富累積原因的探索和尋找。「國富論」的子標題是「對各個國家財富形成本質和原因的探究」。畢竟史密斯指出人類在財富和福祉增加上,亦有其和諧的道理,人們藉由分工(Specialization)和無礙的交換,才是人類幸福得以增加的上天意旨。

古典經濟學家常用:自然(或正常)價格、自然(或正常)利潤、自然工資率、自然利息等觀,描述這個經濟世界中市場調整的過程。譬如容許價格漲跌,廠商可以自由加入和退出市場,生產者長期是可獲得正常(自然)利潤。透過人類在市場上的自由運作,如果有超額利潤,也是短暫現象,長期也會消失。市場產生的力量,固為利己心所導引,復因競爭的發揮,約制了自私心和壟斷的作為,市場的發揮,如自然法則一般,需要被尊重。

市場經濟有其回復均衡力量,但也有市場失衡問題。在陷入經濟困境當中,因為涉及到人的優先價值,執政者又不能任由或只等候長期均衡慢慢的恢復,而不予干預。正如凱因斯所說:「……長期,我們都死了。」聖經法老王前面的約瑟宰相,以政策調劑市場盈虛,扶助國家經濟走過低潮便是一種智慧。雖然古典學派認為經濟波動,總歸是要回歸均衡狀態,但基於人的尊貴生存價值,政府若運用經濟措施介入,來維繫自由市場的暢通無壟斷的運作,自屬合理。

背離市場:高利貸和低利操作的問題

人類歷史上許多悲情,金錢常以高利貸的形式,以趁人之危來轄制人,產生悲情。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產生之時,政府過度壓低利率,產生另外一種亂象。

原因:資本的供需原是有它自然均衡價格(利率)的,惟2008年以後,美國聯邦準備銀行和各國彭懷南們肆意以人為方法增發鈔票壓低利率,以刺激經濟。表面上一般物價似屬平穩,但是如此降息卻使得全世界資產特別是房地產價格高漲,使得許多國家中,由於政府不察覺,及政策的惰性,都市裡有產者和無產者之間財富兩極化加劇,年輕世代失望無助,造成各國結構性的災難。年輕世代的吶喊,貧富差距又成為當代的悲情。這是人為操控壓低利息的結果,過低被扭曲的資本價格,致使資本的錯誤配置到耐久財、房地產上面去。造成房價只漲不跌的錯覺。此種過度人為壓抑資本的價格利息,終將使各國政府、人們付出巨大的代價。

一隻看不見的手(An Invisible Hand 造就市場美德

史密斯說:

我們能獲取餐食,不是由於肉舖、酒商和麵包店老闆的仁慈,而是來自他們自身的利益考量……不是著眼告訴他們我們的需要的物資,而是讓他們知道是他們的利益所在……即使乞丐都不能全部仰仗別人的仁慈過活。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 We address ourselves, not to their humanity, but to their self-love, and never talk to them of our own necessities, but of their advantages. Nobody but a beggar chooses to depend chiefly upon the benevolence of his fellow citizens. Even a beggar does not depend upon it entirely.2

當企業主們出於利己心的作用,以精明幹練、努力打拚、調度生產資源、產出最有競爭價格的產品、服務客戶,準時交貨,而且不敢有黑心商品,如此希望客戶會繼續採購自己的產品時……以上從而令人看見市場經濟的美德在人與人的交易行為中紛紛出現,而凡此種種,表面上似乎為市場參與者獲取自己創造最大利益。實際上好比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所引導,他(們)其實(同時)創造了國家社會最大的利益福祉而不自知。

這樣看來,利己心是神造人時,期望人能發展那種審慎的美德這個照顧自己的審慎責任它是仁慈的美德、公正的美德的基礎。

史密斯(斯密)講到道德情感的起源

史密斯認為人們的道德情操的高低,決定於情感想像力和共鳴心(《道德情操論》1759-1790),而道德感訴諸良心中「內在人」每個人的良心都要聽從內心指導者的聲音。這個內心的指導者,祂既是無私的旁觀者,又是公正的審判者。祂時而對我們加以讚揚或譴責。這種道德情感產生的論述,有別於亞里斯多德、柏拉圖對於道德感源起的看法。

就像我們在想像中有一個無私公正的旁觀者,將如何審視我們的行為那樣,努力去省察自己的行為。在我們設身於旁觀的處境時,如果我們由於同感這位假想的公平法官對我們的行為動機的贊同,那麼我們就會完全認可這些情感和動機,並贊成自己的行為,如果情形相反,我們則會認可祂的非難,並責備自己的行為。

史密斯,《道德情操論》III1

(論自是和自非的原則)

史密斯又說:

當我力圖檢查自己的行為時……我彷彿把自己一分為兩個我,一個是作為檢查者和法官的「我」,其角色不同於另一個「我」,這另一個「我」,是行為要受檢查和被判決的「我」。前者是旁觀者,我把自己置於祂所處的情境,並從那個特定的立場思考這行為在「我」看來究竟如何,以此去考量祂對我的情感。3

人類「美德」在《道德情操論》:人們不但擁有「審慎的美德」(基於神給予人的利己心所發揚出來的審慎德行)、「公正的美德」(就是不減少別人的利益)、「仁慈的美德」(就是增加別人的利益)。只要利己心需受到內心中「無私的旁觀者」,和「公正的審判者」讚揚、制約下行動。

由此他奠定了國富論(1776)利己心(審慎的美德)立論的前題,並奠定了市場經濟倫理基礎和完整的論述。

在《道德情操論》中,他繼續講:

神在我們心中的代理人從來都不會忘記,用內疚和自責的痛苦去懲罰那些違背準則的行為。4

耶穌的教訓是要我們「愛人如己」,可見「愛己」是天然,也是本能和本分。人真懂得愛自己,也是一種(在神和人面前)該有的照顧自己之責任。愛己、利己不是自私害人;真正愛自己,乃是看清楚自己中長期的利益,盤算出人生最大的利益。而不是短期見利忘義、愛己害人。看清楚自己的利益,還包括看清楚自己今生、來生的長期利益。神也要以這個立場來審問我們的人生!

人類和其他理性創造物的幸福,看起來是自然的造物主在創造他們時,即想要達到的最初目的……我們根據自己道德的功能去行動,這必然是在增進人類幸福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可以認為是在某種意義上與神合作,是在盡己所能推動天意的計畫。5

這莫不是與聖經約翰福音168中:「祂(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的進一步闡述?

史密斯重視情操論,這本書1759年至1790年直到他死前還進行完成第六版的改版,可見他是如何重視它了。實在說,在諸多倫理學論述中,《道德情操論》在出版之後四十年,其影響力是蓋過他國富論的。因為有了1776年以美國獨立之後的領域,國富論被奉為美國先賢之圭臬去實踐,從而影響了世界。而光芒四射的國富論史密斯認為市場經濟奠基於《道德情操論》之上是理所當然的。

美德存於清晰洞察對自己幸福的明智和審慎追求中。(理性、公正、堅定、節制)判斷感情合宜性、適當性的標準,只能在公正而全智的旁觀者同情感中發現。

史密斯TMS

這樣看來,民主市場經濟因著神造人所賜的利己心,必須服膺內心指導者的聲音,經由交換行為,此即會醞釀了一連串市場經濟的美德。當然,這個市場經濟德性,還要接受宇宙的競爭法則來約制和檢驗,以防備人性固有軟弱面在追求壟斷的偏差危機。

當然這個內住人公正的審判者、無私的旁觀者,很快會以公正的美德(Virtue of Justice)提醒我們在市場中摒除壟斷、阻礙他人參與競爭的權利,此為聖經中公義不虧負人教訓的落實。更進一步,透過扶助弱小,以仁慈的美德(Virtue of Benevolence)關注經濟上的弱群,又是聖經中憐憫德性的深化。如此當「利己心」能夠聽從「內心指導者」(公正的審判者和無私的旁觀者)的聲音之時,市場經濟的德行及有序化的社會於焉形成。

注釋

1.     The Creation of Wealth, Ideological Dimension, P.101, by Brain Griffiths, IVP

2.     The Wealth of Nations, Chap.II, Of the principle which gives occasion to the division of Labour國富論:論分工的原理

3.     《道德情操論》III-1章(論自是和自非的原則)

4.     《道德情操論》(TMS,第三卷第五章)

5.     《道德情操論》(TMS,第三卷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