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查經課程(5):知無不言的幹部—襄助者/胡業民
職場查經課程(5) 題目:知無不言的幹部——襄助者
讀經
列王紀上 廿二章1-7節,12-28節
信息
黑暗時代的先知
在以色列黑暗的亞哈王時代,在出兵征戰之前徵詢國家大事,所有亞哈王的御用先知們皆順上意,異口同聲爭戰必勝的預言,然而國家仍有耶和華的先知-米該亞敢說真話。亞哈王因為猶大約沙法王的要求,勉強表示願意聆聽各方的態度-包括專說凶言、不說吉語的米該亞在內。
米該亞知道亞哈及在亞哈王面前不說吉言的後果,或者趨吉避凶乃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是王當眾一再要求他「說真話」,他何嘗理睬國王-何況所有的「先知」包括西底家都警告他「識時務者為俊傑」。
是的,他說了真話「我看見色列人眾民散在山上,如同沒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華說這民沒有主人…可以.. 各歸各家去。」亞哈大怒,這跟所有橡皮圖章的「先知」群的預見看法相反,當著 貴客約沙法王面前,令要關禁米該亞使他受苦,「等候我平平安安的回來。」人窮骨頭硬的米該亞卻回答:「您若能平安平安的回來,就是耶和華沒有藉我說這話了。」氣得亞哈火冒三丈,換裝出戰,還是逃不了預言的敗亡下場。
傲慢的領導者
在暗淡的時代國家(包括,企業組織)真的是沒有先知(人才)嗎?以色列沒有先知嗎?國家或企業沒有能人策士嗎?國王為什麼看不到人才在那裡呢?
是的,米該亞需要王一再鼓勵才會勇於說出真話,那麼國家/企業願意聆聽不同聲音的領導人又在那裡?當我們抱怨沒有人才、聽不到諫言的時候,原來許多人才(米該亞)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果不恥下問的話,原來組織問題的解答,常常早已存在了。
我們問為什麼米該亞原先不肯開口說真話,而是虛應亞哈王?或者為何企業內部那些不討喜的話之前無法聽到,下情不能上達?原因可能出在領導人身上了。
勇敢做自己
人謀不臧使無數能幹的米該亞禁聲,是公司企業及至國家的損失。當然,許多人出於公平正義,還在勇敢地說話。惟歷史上類似亞哈王剛愎自負者多,效法唐太宗開明察納雅言者的君王少。基督徒主管、下屬等從業人員身在職場,既是有 主特別的託付,便要反應時代中的道德勇氣-拒絕謊言奉承的誘惑(不像西底家),而以:1. 精準的語言-精準的靈和態度,2. 襄助的責任—言無不盡、憑愛心說誠實話,3. 謙卑的領導-真的聆聽,完善我們所在的職場,榮神益人。
討論
- 想想米該亞第一次為什麼隨意敷衍亞哈王?是為1)趨吉避凶,或2)鄙視亞哈王?亞哈看出他的敷衍沒有?
- 當別人不能真實說話的時候,身為屬下,您還能如何能盡上襄助的言責呢?設想這個情境,舉例討論。
- 領導者如何鼓勵大家憑良知說話,言無不盡呢?分享所見及技巧。
禱告
- 求主在社會中賜下道德勇氣,使我們社會(企業)更加榮耀 神。
- 求主使我剛強成為憑愛心說誠實話的人。
- 求主給我或我的主管有察納雅言的心胸,使團體更加完善;避免亞哈那樣最後的失敗。
預備
小組長先閱讀列王記上廿二章全文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唐太宗察納雅言一段)
上(唐太宗)神采英毅,群臣進見者,皆失舉措;上知之,每見人奏事,必假以辭色,冀聞規勸。嘗謂公卿曰:「人欲自見其形,必資明鏡;君欲自知其過,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諫自賢,其臣阿諛順旨,君既失國,臣豈能獨全!公輩宜用此為戒,事有得失,毋惜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