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下的思索 金融海嘯系列

金融海嘯和風暴的本質:

 

災禍忽然來到

2007年末的經濟風暴,在2008年形成金融海嘯,漸次演變為持續而嚴重的經濟衰退。蓋美國為主的國家與國民,債務亟速擴大,投資銀行將此等債券資產經多次包裝後,行銷到全球各地。一旦美國經濟反轉,房地產價格下跌,造成經濟崩盤局面。

當人們樂而忘憂,完全喪失危機意識,忽視錢財的「無定性」的本質(提前6:17),又正如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 5:3),真是「人正說『平安穩妥』的時候,災禍忽然臨到他們,如同產難臨到懷胎的婦人一樣,他們絕不能逃脫。」

近代西方金融商品推陳出新,更不乏有效率的資本市場配合作業,吸收全球儲蓄。此類金融資產的各種金融衍生商品在各處推銷的結果,加速了當前經濟不安、波動的 幅度,乃至醞釀並產生巨大的金融經濟風暴。發行銀行、代銷機構,包含華爾街和各國銷售基金的銀行,若是因循和輕忽,包括單為業績的壓力,無法掌握金融問題 的複雜程度影響,以及銷售者的責任,無異參與了金融資產的惡質和欺騙,在缺少察覺和儆醒下,推波助瀾,令廣大投資人受害,普世情況惡化到難以收拾。 華爾街需要反省,人類需要反省。

此次金融海嘯呼嘯,預計將導致相當(預測一年至三年)時日的經濟衰退。其中,對於向來引以為傲的華人(宣教)地區,莫不受到全球風波之巨大衝擊,竟然無一地區倖免,誠然超越人們的預料。

 

過度負債和過度儲蓄?

從來華人地區-台灣、東南亞為例,比較西方,人們省吃儉用者眾,國民儲蓄率甚高。當美國等地方人們生活模式,家庭借未來收入來生活,無論唸書、旅遊…換大房、買大車..,造成表面繁榮需求模樣。善於行銷的美國華爾街,使得普世多餘的儲蓄,和過度的負債竟然如此「相抵」,前者積累的剩餘成為泡沫,其既是被掠奪,又誠然屬一大諷刺。

當所有的人在痛心之餘,是否想到吾人是否曾在每一個環節上,都享受或參與了泡沫經濟的形成和眼見其消蝕!?

綜合言之,、金融海嘯、經濟衰退提醒我們思考的意義,計有:一、省察迷失的人性-樂以忘憂、消費未來,二、自以為是,偏離中道的價值-產生泡沫經濟的產生, 充滿了貪婪和恐懼的擺盪。三、檢討由於無知和因循,對複雜體系的掌握與知識不足和輕忽,及理性的規避,失去真正價值認知、計算和評量的能力。

對基督徒言,過度的負債要予以規避,但是對中、上階層的富有基督徒而言,是否又過度儲蓄,輕忽了捐獻、奉獻,甚至適當消費的責任呢?

 

經濟衰退下的現象-失業和兩極化

金融海嘯乃至衰退的形成,既是產業所漸至,同時亦影響著產業,人們相繼發現產業蕭條接踵而來。東南亞各地區年來國際貿易萎縮,打擊就業甚大。

任何的衰退和蕭條,或者對富者而言,是帳戶名義上的減損,但是對台灣40%的家庭戶為例(316萬戶數)貧窮和近貧家庭而言,卻是極大的折磨,其中大部分難以或者從來無法獲得政府的相關補助。

對於最富家庭而言,產生嚴重的儲蓄傷害,以往辛苦的儲蓄-甚至是過度的儲蓄,一夕間化為烏有。貧窮家庭是過度負債,富裕家庭是否是過度儲蓄,金融風暴,從神學角度來看,豈非是一場控訴大戲?聖經告訴我們的金錢責任,又是什麼意義?

惟經濟弱勢族群,由於不善處理錢財,遭受打擊就比例上而言,更是嚴重,信仰福音給予人心的撫慰-重申上帝憐惜之約,包括經濟上的救贖,是社會受傷心靈的出路。

正如以上所言,金融/經濟災難,始於對真正價值的偏離-炒作或者拋棄產生的背離。福音對我們而言,應當是回到中道,回復理性思考的能力。信仰要醫治人們心靈的傷痛,亦要實踐彼此的安慰,人們才可安身立命。

 

與「經濟波動共舞」的人生態度:

每人一生中遇到的大型經濟波動,平均六至八次以上,因此自約瑟以來,經濟波動就沒有離開你我人生的經驗。神允許經濟波動、苦難臨到,無寧是今世生活必然命運 的一部分,同時應允天父的同在。在與經濟波動的共舞、共存的情形下,透過面對有形的錢財,認識它的「無定」性,學習人生的智慧,建立積財在天的思想-主動 分享的財物觀,得到美好祝福的機會。

對於財物分享和管家的認知,應該擴大到教會之外,影響至社會的憐憫與改造責任。從幾方面來談:

一、 消除兩極化的差距:基督徒公民要有濃厚的使命,化解經濟兩極化,理論告訴我們,這會增加社會對正常財貨(而非奢侈財)的消費水平,會產生擴大經濟乘數的效 應。過度的儲蓄反應心靈的虛空和恐懼,缺乏分享、用之於社會的美德。否則必然導致有各種的「蟲子」來吞啜人們的「不當」剩餘。

二、 敦促公平的交易:錢財儲蓄的血汗輒因不當的、巨幅波動的金融產品所消蝕。此係對人性的極大傷害。因此,注意銷售金融產品的殷實,眷顧辛苦血汗錢不致流失, 成為金融產品發行銀行/機構的重大責任。廣大的金融監理機關、社會輿論,都應加以督促,要把金融商品的買賣,當作是一件耶和華極為關注,人們彼此不可虧負 的神聖責任。(利未記25:13)我們盼望金融銷售人員的倫理教育,未來紮實推動進行。

三、 憐惜社會的重尋:體會基督教人的價值,便不會在低迷困扼的環境中,吝於伸出援手。建議以宗派教會的聯合堂會,成立信徒經濟生活部,教導積財在天的學習態 度,關懷信徒經濟責任,統籌救援事工,彼此支援。其中尤其要注意創意和創新,是給予魚竿的持續模式,此往往超過單一堂會的能力和組織協調效能。就基督徒公 民而言,需要敦促政府採取有效的財稅政策(如退稅及消費券補貼等)。甚至依據禧年的精神,加入制度設計,讓有志脫貧的人,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四、 重新出發的信念:認識百般困難中,主以憐憫為念,經濟隨時有反轉的可能,每個人不宜為一時經濟困頓窘迫,失去恢宏志氣。蓋既然波動反覆,難以預測,時常隱 藏新的契機,一旦新的復甦與擴張瞬間從低迷中反轉,反彈迅速臨到。信徒要有隨時準備及更新、不搖動的意志,迎接經濟出現的祝福。領先的企業家,總是在低迷 時,善於調整步伐,進而獲得先機。

 

結論:

一、風暴何時止息?

聖經中對付風暴的方法,就是耶穌命令風暴「止息」。上帝擬懲罰尼尼微的種種不義時,仍常以憐憫為念(約拿書1-4章)。對於當今不完全的社會,我們祗有懇求  主的恩典夠我們使用,信徒可以安身立命生活在這世界上,並為主作見證。

人類的無知和貪婪,定然自取其禍。耶和華的公平正義既然伸張,華爾街的貪婪不義,人類的無知與忽略,進而造成、擴大普世經濟不安、金融災難,廣大人民受到傷害。

經濟波動難以預測,但是舊約中神讓創世紀裏約瑟預知了大波動將要來臨,提出對策,成就  神的拯救;新約使徒行傳先知亞迦布預言革老丟年間的亞西亞飢荒,據此讓保羅不以性命為念,見證了信徒相通合一的團契,信徒共度患難,榮耀  主名。

主容許當代經濟衰退臨到,常有美意,信徒若能克服共度,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沒有不足,你們中間沒有窮人,強勢對弱勢施行恩惠,是耶和華所悅納的事,亦是信徒彼此服事的特權。

 

二、建立禧年議程

此次全球金融海嘯如果漸次成為衰退情勢,全球華人除自我振奮之外,各地區/國家允宜思考百年大計。處於全球化時代,國人儲蓄及各種退休基金規模均日漸巨大, 並且超越國界進行交易和避險作為。牽一髮而動全球,作為支應全球流動性需要,特別是交易中介的貨幣或者金融資產,值得我們注意。否則容易滋生極大的不正義。

面對經濟衝擊,大家宜綢繆思考經濟重整更新的思維,並在信徒中間學習支援體系的建立。促成社會所得公平分配的契機,使市場的發展,常有聖經反省的使命,俾使 各社會減少貧、富兩極化的災難。因為兩極化的受害者,往往是最沒有力量逃避災難的人。基督徒應本於道德責任,籲請社會重視「人」具有上帝形像和尊貴的價 值。在此正義問題突顯時刻,我們宜取法孫中山先生,以基督徒改革者的情懷,為社會舖陳禧年精神的社會再造,提出「禧年議程」,進而貢獻華人的國際責任,為 普世永績發展盡上棉帛。

如果從信徒覺醒開始,基督徒參與教會、社區,可以提供作為公民的主動責任。若是教會中間「沒有窮人」,那又是怎樣的美好世界。如果富人肯「分享剩餘」、窮人則「減少負債」,那是何等蒙主悅納的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