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照ECFA簽署 格局宜廣大
兩岸第四次江陳會兩岸將租稅協議延簽,代表政府談判有守有為,一切是爭取台灣最大利益,在野黨及台灣民眾緊張壓力可以舒解。在此可以指出ECFA的框架若在明年上半年簽署,其中所牽涉的各項產業協議,都是大陸、台灣雙方利益角力的所在。我們對於兩岸一切協議進入談判的審慎態度,給予樂觀的評價。
台灣歷經前期政府失算,使得兩岸建立框架協議停滯,目前所有人等俱自關心如何追回被延宕的歲月,或者股市、產業中那些是否列入早期收獲清單折衝。
為使整個情況不會糢糊焦點,我們必須指出,ECFA本原係WTO精 神下的一部分,亦即在全球最大福祉和利益的方向下的區域整合,才屬美好。如何達到全球資源最有效率-使人和國家按照上天所秉賦的特長,進行美好、無障礙的 交換,本身就是上帝「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的作為。人類在非經濟的領域中學習彼此相愛,在國際經濟領域中便要學習無礙地溝通和交換。違背此法則的國家,沒 有能獨善其身自我壯大的可能。
因此追求兩岸正常而公平的貿易,應屬ECFA的正確態度,而最近金融、保險、科技產業、傳統行業,股價直漲和後來的波動,莫不先期反應這種「期盼」和對遲遲未能落定的焦慮。
兩 岸貿易正常化,所應受益的行業,以電子科技或傳統行業中的塑化、部分鋼鐵等、或是金融服務業而言,不但在價格優勢上,更在社會成本,如能源使用效率優勢 上,足足應該置入早期收獲清單。如此,台灣所爭取的,是兩岸更大效率的資源利用(淘汰某些大陸無效率的產業)和消費者的福利。這個願景,不會因ECFA各項協議的談判延緩產生多少變化,或竟會產生背離的結果,違反兩岸經貿正常化順勢而為的力量。
許多產業和行業與其汲汲營營計較列入清單名單,筆者認為,更該尋求價格以外-特別是綠色概念的社會責任和優勢,不但在會計成本上,提供兩岸消費者更好的選擇,更在社會成本上,扮演全球環境諦造者的積極任務,我深信這樣的企業願景和格局,才是ECFA的精髓。
對於真納入早期收獲清單的企業,我們呼籲建立「早期回饋」的機制,政府部門允宜進行道德說服,或者請業者「喝咖啡」-早日編製預算基金,回饋ECFA後的弱勢就業群體吧!
(同時刊登基督教論壇報 2009/12/24 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