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經濟與教會/胡業華

疫情,新經濟與教會/胡業華

北美校園團契董事

胡業華

耶和華坐在洪水之上,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詩篇29:10,新譯本)

世事難料。世界上的事物千變萬化,未來的發展常常在我們意料之外。這個事實提醒我們人類的渺小和有限。對於基督徒來說,雖然世界變化萬千,仍然深信神掌管世界上一切的大小事務和各種發展,因此基督徒面對未來和各種變化,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不懼怕!我們深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我們基督徒也相信神的應許,「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你們要呼求我,禱告我,我就應允你們。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利米書29:11~13)雖然我們對事情的發展不一定明白,但神的應許與主權,讓我們基督徒能夠處變不驚。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

這次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幾個月的時間,整個世界做了很大的扭轉。許多變化是人們沒有預期到的;少數的變化雖然在預期之中,但是腳步加快了許多,還是有一點難以招架。這場疫情所帶來的衝擊不單只是在醫學與公共衛生上,更是在整個經濟與社會模式上。全球化的經濟模式已經是大家都接受的未來社會經濟模式,產業供應鏈全球化似乎也是一個沒有爭議的做法。這場疫情忽然到來,讓這些已經被接受的想法和做法,重新被檢討,受到了挑戰。這場疫情帶給我們很多反思,重新檢討我們現有的生活方式。很多因為這場疫情產生的影響和改變,對未來十年社會經濟的發展會有很深的影響。全球化與地方性的平衡成為一個新的考量。

人類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經歷了許多變化。社會型態與經濟模式隨著各種因素不斷地在改變。人類社會也不斷地適應各種變化與挑戰,從農業社會進到工業社會,從村落到城市,從局部地區到全球,世界不斷地在改變。每一次的改變都需要有一些時間來適應。在改變適應的過程中,通常也會有一些人會經歷失落的成長之痛(growing pains)。不過假以時日,整個社會還是能夠調整適應新的環境。

網路與AI對未來經濟、社會和教會的影響

這次疫情的發展與影響和電腦科技及網路有很多關聯。同樣的,疫情若是早二、三十年發生,疫情的影響可能會很不一樣。電腦科技和網路改變了人們對距離和許多事物的觀念,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線似乎不是很清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是由實際的距離而決定。加上各種交通的發達便利,不同地域人們的交流變得非常方便容易。全球社會若是沒有這麼緊密的連結,疫情或許不會傳播得這麼快、傳到這麼多地方。相反地,網路科技、手機的功能如果沒有這麼進步和普及,許多人被關在屋子裡,就真的跟外界隔絕了。沒有手機、電腦和網路,網路購物、視頻交流聯絡和遠距工作都不可能。

這次疫情對於科技與新經濟的發展有很多影響。因為我個人過去四十多年的學習與工作背景是電腦科技,對於電腦科技帶給社會的改變與影響也特別關心和思考。電腦科技包含的領域很廣,在此簡短的討論一點網路運用與人工智慧對未來經濟、社會和教會的影響。希望藉此引起對這個問題有更多的思考。

電腦科技的發展

▎前人的基礎

許多科技很難有一個確定的日期說它是何時開始的。誠如牛頓的名言:「假如我能夠看得遠,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頭上。」後人的各種發展都是建立在前人已有的基礎上。很巧的是互聯網(internet)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都是60年代前後開始的。

1955年,達特摩斯大學(Dartmouth College)的一位助理教授麥卡錫(John McCarthy)為人工智慧下了這樣一個定義:「人工智慧指的是能夠表現智慧行為的電腦硬體或是軟體。」1966年開始的高級研究項目機構網路(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ARPANET)可以說是現代網路的前身。

▎電腦和網路成了生活必需品

在過去的幾十年,電腦科技經歷了許多嘗試和改進。從大型專業的電腦,普及到個人;再從個人電腦,普及到可以隨身攜帶的手機和平板電腦。電腦的計算和儲存功能是越來越大,體積卻是越來越小。使用電腦的人也從專業的電腦程式師,到一般社會大眾,甚至是兒童。電腦、手機和網路的應用在世界各地越來越普及,電腦和網路的應用充滿了人們每天的生活。在世界許多地方,電腦和網路已經成了生活中的必需品。離開了電腦和網路,就好像是與世隔絕。

疫情使社會型態和經濟模式加速轉型

過去十年裡,網路的運用與人工智慧,隨著電腦和手機功能的增加和普及,帶給整個世界另一個巨大的改變。2016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把人工智慧和一些相關的科技帶來的改變稱之為第四次工業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就如十八世紀第一次的工業革命一樣,整個世界和人類社會面對了一個新的挑戰。社會型態和經濟模式都要面對轉型。就在這個關鍵時刻,2019年末、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了。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一些改變加快了腳步。幸好社會大眾已經習慣了一些基本的網路運用。使用電腦和手機看視頻多少已經習慣了,網上購物對許多人也不陌生,在疫情發生以前,網路購物和視頻交流可能只是一個選項,但是在這疫情期間,為了保持社交距離,減少疫情的擴散,這個方式成了當然的首選。

▎簡單工作被機器和電腦取代

雖然大多數人對網路和科技並不陌生,然而忽然臨到的強制轉型,還是讓許多商店和個人措手不及。為了減少疫情的擴散,許多商店被迫關店,遣散員工。許多人都同意當這場疫情過去以後,有一些因為疫情帶來的改變會是長久的。有一些工作可能就因此而消失,不會再回來了。這場疫情讓社會的改變和新的經濟模式加速到來。

由於人工智慧和網路的發達,許多簡單的工作都已經被機器和電腦取代了。除了領取現金,幾乎所有的銀行和金融交易都可以在電腦或是手機上操作。網路支付也越來越普遍。銀行員的許多作業將會減少,被機器取代。百貨商場和超市自動化的運作也越來越多,出納員的需求會越來越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減少,許多相關的人員和費用也會跟著減少。這個改變會繼續在許多行業中進行。

▎遠距工作成常態

遠距工作上班,並不是一個新的現象。二十多年前,這已經是我的主要工作模式。隨著各種科技的進步,遠距工作變得更加容易方便。新冠肺炎疫情的來到,強迫許多辦公室的人員透過電腦和網路在家上班。當在家上班成為許多人的常態,公司可以減少許多開支。整個社會的公共設施需求也會跟著減少。辦公室的空間可以減少,幾個人可以輪流共用一間辦公室。清潔打掃的工作也會因人少、地小而減少。公司的固定開支可以因員工在家上班而減少許多。另一方面,員工也不再需要為了工作而搬家,不再需要花很多時間在上下班的交通上。上下班時間的尖峰交通也會因此而減少了許多。

因為電腦和網路,家庭與工作地點的實際距離不再是那麼重要。相反地,每個家庭為了應付這個新的型態,網路頻寬要加大,電子產品要更多,讓每個人可以同時運用網路上班、上課。各地區的網路發展成了該地區的優勢。工作地點由集中改為分散。公司的一些開支也因此讓員工分擔了。因為在家工作,工作和個人生活的時間也更難區分。這情形對員工和雇主各有利弊。各種相關的勞工法規或許也需要有一些調整。

▎新產品帶來取代性的競爭

這個新經濟模式的一個特點是,許多新產品所帶來的競爭是淘汰與取代,一個革命性(revolutionary)或是破壞性(disruptive)的改變,不是改進、漸進性的變化。商業上的競爭者不再只限於產品價格、品質和品牌上的競爭,更是一個取代性的競爭。

傳統的照相機是一個熟悉的例子,數位相機完全取代了傳統的相機。手機的相機功能不斷地進步,也取代了一般數位相機的需求。

新的產品把舊有的產品完全取代了;DVD取代了VHS的錄像帶,CD取代了卡式錄音帶,電腦的MP3和MP4又取代了音樂CD和MV音樂錄像帶。

我們環顧生活四周,還可以發現許多例子。特斯拉(Tesla)公司和電動車是一個比較大的企業和製造業的例子。

特斯拉的電動車和傳統燃燒汽油的汽車很不一樣,而電動車給汽車工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對整個汽車產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當電動車普及的時候,不但影響到傳統汽車的生意,也影響到整個汽車零件的供應鏈,傳統的汽車零件和修理都不再需要了。

特斯拉電動車的製造工廠也給汽車和製造業帶來了另一個衝擊,特斯拉工廠運用了大量的機器人,自動化的程度遠超過目前的一般汽車工廠。

由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人可以做的事也越來越多。特斯拉在中國上海的工廠,從開工建廠到量產電動車,只花了一年的時間,這是一個製造業的革命。工廠裡面也不像過去的汽車工業需要僱用大量的員工。工廠裡面的各個環節應該是用人,還是用機器,會取決於哪一個是更合適、更有效率。藍領階級的勞工面對另一種競爭對手。這個競爭對手,不再是某個地區的人,而是一個取代人的競爭對手。過去製造業的地點選擇可能也會因為這個變化而改變。

▎人與機器人的競爭

科技發展和人工智慧好像當年工業革命的機器一樣,它增加了個人的生產力。少數人可以藉著機器做需要許多人才能做的事。運用人工智慧的自動化生產,品質會更加一致標準化,產品品質上的差異會減少。

當然機器人也不完全,操作程式會有一些缺陷,機器也會故障,需要維修。但是機器人的工作時間通常會比人更長,也沒有勞工法的管制。機器和機器人也可以做很多粗重或危險的工作,超越人們天然力量的限制。

機器人也沒有人事上的問題。目前機器人的功能還是限制在比較專門和狹窄的領域上。人工智慧可以匯集許多專家的智慧,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它的能力會超過一般人的水平。若是在一個單一狹窄的項目上,人和電腦機器人比,電腦機器人都會贏。我們過去已經看到一些人與電腦的比賽,基本上都是電腦贏。

人的長處是我們可以做許多不同的事情,有各種功能。機器人要像人一樣能做所有一個人可以做的事,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但是在一些專門狹窄的領域內,電腦機器人會比人做得更好。在未來一些年裡,人與機器人的競爭將會持續。人們必須不斷地學習、適應,做新的工作。

新科技帶來新的工作機會

人工智慧和相關的科技所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和先前的工業革命一樣,有一些工作會因著新的產品和環境被淘汰。但是新的科技和環境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工作機會。

由於手機和網路的普及,汽車的共享模式,提供了一些新的工作機會。網路購物的增加,也給物流業增加了許多需求。

虛擬世界給人們帶來各種新的機會。運動和遊戲不一定要有很大實體的場地。飛行和各種訓練,成本和危險度都可以降低。

藉著人工智慧,搜尋和購物也變得更加容易和方便。人工智慧的應用會不斷地擴展到不同的領域,新的經濟帶給了人們一些新的機會,當然同時也會淘汰一些工作。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人,或是一些產業將被淘汰。在這個新的社會經濟模式裡,沒有能力學習、投資科技的國家、地區、產業和人群將是會面臨被淘汰的弱勢。政府和教會該如何來幫助這些人群是值得思考的。捐助電腦科技器材,教導弱勢人群如何使用科技,或許也可以成為宣教工作的一個管道。

基督徒和教會如何應用新科技?

電腦科技和其他人類的創造一樣,都是藉著神賜給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所達到的結果。電腦科技是一個工具,配合了人工智慧,成為一個有智慧、更有用的工具。它大大地提高了人們的生產力,讓人類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超過一些天然的限制。在這個轉型和新的科技時代,基督徒和教會應該如何應用這些新科技?讓福音能夠因著新科技更加廣傳,信徒更多被造就。

▎網路教學/線上聚會

網路教學的實行已經有一些時日。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提供網路課程和學位。許多神學院也開始提供網路課程。由於這次的疫情,一些宣教士不能回去他們的宣教場所,但是藉著網路,他們可以繼續和當地的信徒做一些聯絡與教導。

許多中小型的教會,以前沒有必要提供主日崇拜的網路直播,這次因為疫情,都被迫學習提供了網路直播的線上聚會,不然教會就要關門。許多小組和各種會議也都用網路聚會的方式來進行。許多教會都發現參加網路線上聚會的人數都有增加。許多以前因為時、地因素不能參加的人,現在都可以參加了。

網路上也有許多非常好的各種講道和教學的視頻,但是網路上同時也有許多錯誤的教導和異端。藉著社交軟體,每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有一些人以前沒有發言的機會與平臺,現在忽然有了發言的機會和平臺。編造的假新聞、偏激的言論,充斥著許多社交平臺和群組。在這個新的環境裡,好的講道教導和混淆視聽的言論比比皆是,教導信徒分辨將是教會一個重要的功用。教會該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本地教會以外的資源,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實體互動不可少

其次,基督徒的教會生活不是只有聽道、讀經和學習。基督徒的信仰不只是在頭腦和知識的認知層面。如何把信仰實踐在生活中,過一個彼此相愛、彼此幫助、愛人如己的生活是聖經的教導。正如雅各書所說的,「你們應該作行道的人,不要單作聽道的人,自己欺騙自己;因為人若只作聽道的人,不作行道的人,他就像一個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貌,看過走開以後,馬上就忘記自己的樣子。惟有詳細察看那使人自由的全備的律法,並且時常遵守的人,他不是聽了就忘記,而是實行出來,就必因自己所作的蒙福。」(雅各書1:22~25,新譯本)又說,「如果只有信心,沒有行為,這信心就是死的。」(雅各書2:17,新譯本)許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幫助,最終還是要回到實體的世界。網路和虛擬世界可以帶給教會和宣教機構新的交流管道,除去一些實體上的障礙,但是它們不能取代人與人之間實體的互動。網路上聽講道和學習是單向被動的活動。基督徒的教會生活更包含了信徒之間彼此的互動與幫助。幾個月疫情下的經驗,讓許多教會認識到網路上的交流,對於肢體之間的互動有幫助,但是實體的互動與交流還是不可缺少的。教會和宣教機構,不管大小,都要考慮在這個新的科技時代如何有效的運用網路和科技來傳揚福音,幫助基督徒成長,榮耀神的名。全球化與地方性的平衡不只是企業界的考量,如何運用網路資源結合本地教會的資源,也是各個教會需要考慮的事情。

我們傳揚祂,是用各樣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歌羅西書1:28,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