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禧盼安居/蕭家興

迎新禧盼安居

因工作與信仰的關係,對「安然居住」及「禧年」的政策意義,總有較浪漫的憧憬與殷切的期望。

迄今無法釋懷的是,還有不少大地震的受災戶仍長夜漫漫地住在帳篷裡,無法安然居住。但隨著歲末一波波「迎千禧」的商業噱頭與活動,多少人已淡忘災區生活的艱難與大地反撲的警訊,更遑論探究千禧年與禧年的區別了。

其實,聖經只有七年一循環的「安息年」及五十年一循環的「禧年」教導,並無「千禧年」的說法。禧年的律例規範著人們與土地的依存關係,人們與親族的共同體關係,富人與窮人的債務豁免關係,以及人要全然仰賴神供應糧食的信心操練。而重要的是,神曉諭以色列人要遵行禧年的律例才能得享「安然居住」(參見聖經利未記25:18)。

禧年和大地震一樣,都具有一種財富歸零的特徵。大地震使人「以屋連屋」、「以地接地」的房地財富一夕之間蕩然無存,瞬間歸零。禧年的社會制度則使窮人為生活所賣出的房地得以回歸原主,並重新在自己的土地上「蓋造房屋,栽種葡萄」(聖經以西結書28:26)。

台灣人無法避免的大地震災難,其實正提醒台灣人的

社會政策要有禧年社會的概念。迎千禧而忽視禧年的「均平」意義,則迎千禧年的喜悅是虛擬的,是商業化的。迎千禧而沒有體認禧年的「公義」信仰,則新的2000年仍將是貪婪、忙碌而無法安息、無法安然居住的一年。

(本文刊於2000.4.13.自立晚報「晚安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