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經濟/蕭家興

觀光經濟 [1]

帶子女到文化古國觀光。在台灣跟旅行社言明只參加親子團,到了泰國還是入鄉隨俗照採購團操課。

有專業執照作為護身符,導遊有著地頭蛇般的蠻橫。有了利益共生的經濟鏈可寄,行業陋規更是牢不可破。只要將遊覽車開到賣場就有外快可撈,累計整團購買總額還有甜頭可抽。這種誘人的無本生意的確叫人難以抗拒。

另有一種只怕你不看,不怕你不買的附加經濟,就是每個景點都有攝影師不分皂白對你拍照,經沖印裱背成相框,在你正進行下一個行程或用餐時前來兜售。效率之高,追蹤認人之精確,令人拍案嘆稱異數。

雨後春筍的台灣遊樂區,其實也面臨著惡性競爭、青黃不接的窘境。設施推陳出新少,維護則能省則省,商品價格也不合理,佇留不了消費人潮。旅遊業者更是藉口休息將遊客帶至區外的賣場抽取人頭佣金。於是乎,遊樂區的經營益形困難,而遊客則無法按既定行程盡興遨遊。

以觀光發展地方經濟,需要專業又公道的產業生態鏈。觀光資源再好也會斷喪在仗恃專業而徇私的導遊手裡。殺雞取卵、予取予求的帶團型態,只會導致遊客消極的抵制。台灣的觀光產業唯有堅持以客為尊,建立吸引人自掏腰包的觀光文化才能提升持續力。

同樣,國家要能有效率地永續經營,也是需要靠著一批具有專業倫理且不循私的文官體系群策群力。當一個國家的重大決策落在少數只靠選票,免經國家考試及專業歷練又驕恣徇私的人手裡,經濟不垮也難。歷經民主選舉洗禮的台灣實應以此為鑑。

[1] 本文刊於2001.7.11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