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童書/蕭家興
經典童書 [1]
閱讀是種享受,買到好書更有一份喜悅。看到中國出版一套名為「人之初」的叢書,內心倒有莫名的凝重。
這套50本專為少年兒童編寫的東西方經典名著,本本均曾撼動思惟革命、推動觀念更新,而對當時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其中令我側目的有羅素的《為什麼我不是基督教徒》及馬克思起草的《共產黨宣言》兩書。
眾所皆知,前書涉有無神論的懷疑思想,後書志在宣傳唯物史觀及無產階級鬥爭等思想,均屬共產主義的基本教義。惟諷刺的是,當前社會除了人性猶然異化、物化的狀態外,宣言中十條革命措施的實踐,反求諸於資本主義國家;其宣示非消滅不可的私有財產制,和諸如法輪功等非正信的宗教活動,則在共產中國方興未艾。
思想啟蒙固可開闊胸懷,卻也可能淪為意識型態的偏執。由大陸少年兒童從小就灌輸極權意識,不難瞭解大中國愛國民族主義幽靈為何不容台灣在國際社會立足。
對照台灣中小學教科書還浪費篇幅在數算變動不羈的中國朝代和疆土,教育決策者猶斤斤計較挪用春假以補課程時數,正印證台灣少年兒童思想教育抱残守缺的貧乏。
參加孩子的畢業典禮,看到基層教育工作者在校園貼著「未卜可期,期一代幼苗成長」、「辛勤何為,為百年大計紮根」等標語,同感基礎教育的責任何其重大。
美國政府曾明列少年兒童必讀二十本書,其中第一本書就是《獨立宣言》。當下,台灣囿於現實政經環境,只求苟且安定,不敢奢言國家定位,任誰也不會期待台灣有同樣的《獨立宣言》可讀。
唯願新的九年一貫課程至少在人道關懷、經濟倫理、環境及社會公義等終極信仰與人文思想上有更多的啟迪。
[1] 本文刊於2001.7.22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