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因盼望而浪漫/蕭家興

現實因盼望而浪漫 [1]

未足三歲大的小女,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纏著媽媽不要去上班,或是想跟媽媽去上班。害得感情豐富的內人每天要出門上班時,心情總是有點為難,有點依依不捨。我不禁在想:生活的現實對孩童小小的心靈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幾次路過台大對面的商店街,看到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在賣銅鑼燒。由其笨拙的煎烘技術可以看出是剛出來謀生的新手。但是兩人默默同工的神情卻是那麼含情脈脈、志得意滿的。攤車後下方則臥有一位小男孩,很安詳地熟睡著。經濟的現實,全家在街頭討生活,但畫面卻是那麼安祥。

又有一次,在汀州街一家電器店的門口,看到三個四、五歲,光著身體的小孩子,在炎熱的陽光下,擠在小小的塑膠池中泡水,玩得不亦樂乎。匆匆趕回車上拿照相機,想拍一張叫做「都市孩童的騎樓空間」。可惜,回到現場,孩子的父母已在幫他們穿衣服了。內心為自己偷懶沒有將照相機隨身攜帶而懊惱。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記載一位被關在集中營,連吃都成問題的猶太婦女,寧願將手中的幾塊麵包跟同陷困境的婦女交換其絕無僅有的化妝品,好讓自己裝扮得更有生氣一些。頃刻,讓有時候會無庸自擾、些微不如意就深感挫折的自己覺得非常慚愧。

我很少有夢想,有的是對美滿家庭及理想社會生活的羨慕與憧憬;我也不曾奢望能改造都市生活的現實,只是期望自己更有赤子之心及宗教心,發現更多家庭及社會溫馨可愛的一面。

[1] 本文刊於1997.10.19自立晚報「晚安臺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