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應關懷農民處境/蕭家興

教會應關懷農民處境 [1]

以農民權益為訴求的「白米炸彈客」獲得特赦,成為輿論媒體的焦點。硬頸的楊儒門手接特赦證明,卻撇頭不領陳水扁的特赦情,並要求將焦點擺在農村經濟及學童吃不起營養午餐的問題上。

產銷制度不公義

台灣農民的農經問題在於「穀」賤傷農、「菜」賤傷農、「果」賤傷農。稻米、蔬菜及水果的產地價格不敷耕作成本,所以理應人人買得起,但是學校卻供應不起、學童也吃不起價廉物美的營養午餐。究其原因,乃出在產銷制度被中盤商、零售商壟斷並層層剝削,以致市場上的米價、菜價及果價還是節節上漲。

神的應許與農人的處境

「日升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的農耕勞作,原是人類最無憂無慮的生產、生活及生態方式,聖經說:「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因為這是他的分。神賜人資財豐富,使他能以吃用,能取自己的分,在他勞碌中喜樂,這乃是神的恩賜。」(傳道書5:18-19)。

雖然神應許人:「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的帶禾捆回來。」(詩篇126:6)、「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詩篇126:5)、「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提摩太後書2:6)、「耕種自己田地的,必得飽食。」(箴言12:11),但當今務農的國人或普世的農民的處境,均大多無不有著「你的土產和你勞碌得來的,必被你所不認識的國民喫盡。你時常被欺負,受壓制。」(申命記28:33)之慨歎。

市場失靈造成浪費

市場的失靈,在於農業一向被視為看天吃飯的產業,且農產品具有需求彈性與替代性皆高的特性,農產品市場需求變化快,但農作生產的應變能力遲鈍等特質,農產品欠收,固然欲哭無淚,農產品豐收卻又導致價格慘跌,也是血本無歸。其次,農產品具有重、易腐爛、運輸成本高的特性,雖有冷藏技術,但倉儲、冷凍費用高,成本太高,以致農人寧願將農產品丟棄,以減少市場供貨量來防止價格崩盤下滑。因此,年年上演將芒果、香蕉等丟棄溝田中任其腐爛等情事。雖然反映出農民的理性選擇,到底是不合神旨意的浪費行為。

政府失能犧牲農業

瞭解農產品市場的缺陷,政府雖然也劍及履及地實施諸如:產銷規劃、一鄉一特產、暢通產銷通路,甚至實施休耕、轉業、少量多樣、專業化、產銷一體等可採行的因應措施,但是一連串的規劃,終究不敵國內外農產市場的變化、預測的失靈錯誤、農人搶耕搶種和天災人禍等諸多不可預料、不可調控的因素。

更根本的是,政府在經濟統計上,一向將農業歸類為初級產業或第一次產業。由於產值無法與高科技產業相比,故在國家經濟的角色上,充其量聊備一格而已,在經濟發展政策的抉擇上,不是遭到漠視,就是被作為談判桌上的犧牲品。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屈服國際貿易壓力,國外農產品大量湧入國內市場,排擠國內農產品。近年更因國人將農產技術移轉大陸,改良後的大陸農產品卻大舉傾銷回台,成為台灣農民的夢魘。

產銷成敗在人心

儘管現代的農業已逐漸有以知識取代勞力的生產觀念,將農作從剪枝、蓋網、遮光、催花、套袋、採收和保存等實施有機農業一貫作業;以生物科技研發附加價值的農產品;以文化創意的知識經濟,將「農產品」包裝成「禮品」,再加上故事、形象化成「藝品」;並架設網站活絡行銷通路。但農業產銷的成敗與弊端,還是繫於人心。性格樂天安命的純樸農民,常使得老式的田間經營方式很難創新,更難以用新觀念、新知識及新技術重新改造農業。農業產銷的弊端在於人心敗壞、各懷鬼胎、「以私害公」壟斷農產品通路,造成產銷失衡,終究陷入賤價傷農的惡性循環之中。

農村中的教會責任

農村中的教會,常視持守傳統信仰的農民為頑固不靈,視保守的農民為不可教化的一群,於是不知不覺中,教會也猶如聽天由命、看天吃飯的農民一樣,成為保守的農村教會。在傳福音的事工上妥協於傳統文化,欠缺創新的宣教觀念,在福音的包裝上欠缺文化創意,在宣教通路上欠缺社區人脈,使得農村福音事工停滯不前。

農村的教會,包括山地的教會,可以開放教會、聘請專業開設農民學苑,以農經知識及技術的教導吸引農民、協助農民;可以展開愛心的行動,為農民爭取權益,關懷農家生活;可以透過地方不同教派堂會的整合,以及本宗教會小會、中會及總會的宣教系統,利用網路串連,為農民權益發聲,為農村、山地、離島的農漁產品,建立產銷通路。

[1] 本文刊於2007.06.28基督教論壇報第277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