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宗教醫院的愛心/蕭家興

找回宗教醫院的愛心 [1]

總統府在該府親子日發起「愛心撲滿」運動,與志工服務團的小朋友相約到國際志工日打開撲滿,把存錢捐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這則夾在媒體爭相報導總統府疑涉浮報國務機要費的新聞中,倍感格格不入。領最多人民血汗錢的人不擇手段搞錢,貪心的人鼓吹愛心,真是諷刺至極。

在我們社會中,最需要愛心的地方莫過於醫院,然而在醫學院系的錄取名額有限,醫護人員配置不足、健保病床供應太少之下服務品質根本大打折扣。在這種醫護人員忙得不可開交,病患則是擠在有交叉感染之虞的不良空間等醫療環境下,完全說不上給病人愛心的照顧。

醫院應以服務病人為宗旨,而不是以服務富人、權貴或繳得起、享受得起每天加價近九千元的單床病房、或加價二千元的雙床病房(在碧潭飯店住一晚附加早餐也才999元)那樣以賺錢為目的。財團回饋社會投資設置醫院仍不脫贏利本質,將病房當作大飯店的套房或高級餐廳來經營,甚至浮報健保費、採購拿回扣、半強迫加價住院等,實在叫人不敢領教。

但是以同角度觀察標榜愛心及慈悲為宗旨的宗教醫療單位,以民主見長的基督教醫療機構因為爭權而爆發派系糾紛;而以慈悲為懷,以龐大志工團為傲的佛教醫療機構,仍難逃以最低標準供應健保病床、商場售價加成牟利等醫療經營世俗化的批評。

聖經提醒基督徒:「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啟示錄2:4),這句警語呼應佛教的慈悲也是適用的。所以當宗教醫療機構的病患,有一天不用苦等不用加價的健保病房,不致長時間被留置在無遮攔、私密性低的診療大廳或穿堂走道,以及醫院的經營者不再以法定最低標準配置病床、醫師、護士、健保給付病床來搪塞應付,那麼宗教醫療機構才能算是不虧負以慈悲、愛心為設立宗旨的初衷,才真正找回宗教醫院的愛心。

[1] 本文刊於2006.08.19基督教論壇報第26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