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著一首歌/蕭家興
心中想著一首歌 [1]
除了在教堂做禮拜唱唱聖詩外,很少唱流行歌。
不過,人道詩人皮.西格的〈花兒不見了〉這首繞舌歌,卻深得全家大小的喜愛。每當收音機播放出來,或是有人心血來潮,輕輕哼上一句,全家總是共鳴地吟唱起來。
當這位追求和平的歌者一一追問花兒、少女、年輕人、戰士、墓園的去向時,所關聯的信息竟是:不見的花兒原來是被少女摘去插滿她因戰爭而死的年輕丈夫的墓園。
這首具反戰意識的詩歌,反覆地問道:「你從中學習到了什麼?」,更是深沉地挑起心頭上悔不當初的痛。
一位到帛琉觀光的商人,問當地的土著道:「你們這裡的風景這麼美麗,為什麼不好好開發一番?」
帛琉人疑惑地問道:「開發要做什麼?」
商人答以:「開發可以賺很多錢。」
帛琉人又不解地問道:「賺錢又要做什麼?」
商人很驕傲地答道:「賺了很多錢以後,當然就可以像我一樣到美麗的地方四處觀光。」
這位帛琉的智者摸不著頭緒地答道:「我現在過活的所在,不就是你認為最美麗的地方嗎?」
地方汲汲爭取開發建設,無不為了繁榮地方經濟,寄望發展能帶來金錢與財富,用以改善物質生活的條件。
但也往往在有能力提升生活品質的當下,方才警覺到土生土長的生活環境,已因盲目投資而面目全非;單純無慾的心,更是失落原有的閒情逸緻。不禁有著與其如此,何必當初的感歎!
在這生活環境快速變遷而不確知未來衝擊的e時代,真想把這個台灣亟待學習的功課,譜一首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詩歌大聲地唱出來。
[1] 本文刊於2000.11.28自立晚報「晚安台灣」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