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語言的片斷/蕭家興

名片語言的片斷 [1]

人生不同階段所印製的名片,往往述說著不同的語言。傳統的名片只記載單位、姓名及電話,幾無語言可供記憶。

營建署黃署長任職以來,「文化、綠意、美質」成為其工作要求的口頭禪。印送給各單位主管的名片,即加印了象徵營建署的形象記號。

它是一個由三角形構成的圖案,距底邊三分之一處有一橫線將三角形分隔成代表綠色的「山」及土黄色的「大地」。橫線處再由「規劃」及「營造」兩個英文字母合成水流的形狀,彰顯出其永續經營國土的企圖心。

十年前個人從事國土發展有關區域規劃工作,為自己設計了一張有縣市區界的臺灣島作為名片的圖案,並附有建設臺灣的理念及作為臺灣長老教會一份子的信仰告白:「建設生生不息的美麗之島」及「期盼新而獨立的東方瑞士」兩段文句。可惜,綠色的臺灣太「民進黨」,文字太「台獨」,三、四家印刷所因事涉政治敏感而不敢賺這筆小錢。

目前從事國民住宅行政,名片上印有綠色且有行政區界的臺灣作為圖案,並輔以聖經的一句話「他們要蓋造房屋,栽種葡萄園,安然居住,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 神。」(以西結書28:26)以顯露個人的工作信念及宗教信仰。寄望建立好的購屋貸款制度,讓民眾無居住之憂而能專心生產工作。這張名片另有英文版,綠色的臺灣寶島隨著外國人來訪飄揚過海。

臺灣的社會需要坦誠的溝通,更需要走出政治的禁忌及自我設限。盼望下次印製名片時能有更愉快的記憶,以及更有創意的名片語言。

[1] 本文刊於1997.8.24自立晚報「晚安臺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