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新世界專欄】法律能保證信任嗎?天才法案背後的道德試煉/佘日新
美國天才法案(Guiding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 GENIUS)在七月十八日由川普總統簽署生效了,主要精神有三個…
美國天才法案(Guiding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 GENIUS)在七月十八日由川普總統簽署生效了,主要精神有三:
(1)明確規範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發行:法案要求所有發行機構必須用1:1比例,持有短期美國國債或其他受監管機構許可的高流動性資產作為儲備,有效構築穩定信心;
(2)消費者保護及反洗錢配套:針對投資人設計保護機制,並嚴格規定反洗錢措施,加強數位貨幣產業的信任與安全性;
(3)聯邦與州雙層監管:建立聯邦與各州共同監管的框架,並要求發行與託管機構通過聯邦或州級機構所制定的規則,提升全國一致性。
天才法案的通過不僅是美國對穩定幣的鬆綁,更是對數位美元路線的去中心化里程碑:淡出央行數位貨幣(CBDC),扶持合規的、確認由民間發行的美元數位資產。相較過去對於加密貨幣的高波動性與投機性,期待穩定幣真的能發揮亂世中的錨定作用。
無論人工智慧、數位金融,甚或加密金融的發展,總有五類反應:看熱鬧的、投資的、開發技術的、應用技術的、和被新秩序淘汰的。第一類人關注的是這些科技領導人吃什麼、穿什麼?第二類人關注這些新興科技概念股能為自己帶來多少獲利?第三類人每天戮力以赴地找最強的技術可能,佔大多數的第四類人找生活與工作中具實用價值的應用可能,第五類人就不再贅述啦。
加密產業與創新者枕對美國天才法案的通過自然一片叫好!這將為產業帶來「可預測、穩定且減少政治干預」的監管環境,促進創新與永續發展。加密業界普遍歡迎這套新的明確框架,顯示美國依然是創新與自由的沃土,新法生效日是美國創新的好日子。從政治與博弈的觀點,稱其為「美元霸主地位的重要保證」,並預期法案將推動美國穩定幣產業與國債需求雙雙成長。
創新的正面效益固然不少,反對與倫理省思的聲量也不低,涵括三類擔憂:經濟學家警告比特幣與穩定幣的過度投機已成為龐氏騙局,擔憂法案或許只是讓資本提前取得合規「合法外衣」;其次,擔憂聯邦儲備體系監管權限被削弱,金融穩定性將受衝擊;第三類擔憂新法令或許將引發更多商業機構發行私人穩定幣,加深金融市場複雜度,衍生新型監管挑戰。
這些負面聲量與擔憂圍繞一個核心:信任。當法律將「穩定」賦予虛擬資產,市場與社會群體是否容易過度信賴「新貨幣秩序」,遺忘真正穩妥的依靠?天才法案企圖用法律保障金融創新,但歷史提醒我們:再精密的制度也無法解決人心的貪婪與恐懼,及其引發的困境。不斷創新試圖補救既有制度的缺憾,若離開上帝盟約置放於人心中的道德律,再多他律與法律也無濟於事,唯有寄望永恆不變的上帝錨定社會(包括金融)制度的穩定。
天才法案是美國(或引導全球)金融數位化的開端,但其後續的監管細則、跨國協調(歐盟與多國已推出相關法規)、金融穩健及科技倫理,都將考驗著這道新秩序的韌性。法案本身只是起點,「勇敢新世界」終將由每一個有誠信、有洞察、有願景的參與者共同擘畫與實現。
當穩定幣與新型貨幣制度帶來機會與風險,基督徒更應積極參與公共論述,要求監管透明、確保弱勢不被排除於金融創新之外。
正如保羅所言:「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哥林多前書十章23節),在可能改變世界的瞬息裡,以愛與智慧履行真實的信任關係,用信心和行動見證上帝永恆不變的心意: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
(文章來源:基督教今日報,2025/7/22。https://cdn-news.org/article/C2507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