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AI時代的信仰新視野/陳建信

序言—AI時代的信仰新視野

陳建信

臺灣永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2022年底,Open AI公司推出免費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宣告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時代正式來到。果不其然,短短不到兩年,AI在各個領域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日常生活中的智能助手到各行各業中的應用,各種AI產品如雨後春筍出現,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本會)於2023年11月4日在中華福音神學院舉辦「ChatGPT來了!AI時代的挑戰和因應之道」引起廣大的矚目。

AI和經濟倫理有什麼關係?為何我們選擇這個題目作為年度的研討會主題?因為AI不只是一個新興科技或超炫的工具,專家認為這一波生成式AI(Generative AI)的商品化,正式宣告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來臨。其影響層面將從工作型態的變革、社會階層的移動、到財富的轉移,都脫離不了經濟的範疇。因此本會決定邀請四位專家和學者齊聚一堂,從信仰和牧養的角度,來探討AI這個議題,提供教會牧者和信徒同道最新的資訊。

《ChatGPT來了!—AI時代的挑戰和因應之道》這本書,集合了四位講者當天演講的深刻見解,加上胡業華弟兄的一篇專文,旨在幫助讀者全面了解AI技術的發展及其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一、生成式AI的應用與挑戰

盧希鵬教授在〈生成式AI(ChatGPT)的應用與挑戰—教會準備好了嗎?〉一開始語重心長地引用多倫多辛頓教授(Geoffrey Hinton)的感言,他所突破的演算法,一如二戰末期美國哈曼頓計畫「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1904∼1967)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現核分裂原理的影響。在盧教授論述中,他深入探討了生成式AI在各個領域廣泛的應用,開拓眾人的視野,特別是對教會的影響。他指出,生成式AI不僅能夠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在教育和傳播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這些技術也帶來了倫理和道德上的挑戰,教會需要做好準備,迎接這些變革。

二、位格與共融

陳冠賢院長在〈位格與共融—再思AI浪潮中的教牧事奉〉文中,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分析了AI浪潮對教牧事奉的影響。他強調,AI技術雖然帶來了便利,但也可能削弱人際關係中的位格與共融。牧師呼籲教會在使用AI技術時,應該更加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和情感聯繫。

三、AI時代的社會創新

鄭立維在〈AI時代的社會創新—從時間銀行到社會企業創新之路〉文中,探討了AI技術對社會創新的影響。他指出,AI技術不僅能夠推動企業轉型,還能促進企業的永續發展。通過具體案例,他展示了AI技術如何在公益和商業領域中創造新的價值,並提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四、AI對信仰的契機與危機

林榮恩在〈AI對信仰的契機與危機〉文中,回顧了近十年來飛速發展的科技,並探討了AI技術對信仰的影響。他認為,AI技術既是契機也是危機,基督徒應該正確認識這一技術,並具體提出基督徒應該採取的態度和行動方案,應對科技帶來的挑戰。

五、基督徒看人工智慧

感謝北美校園團契董事胡業華熱心賜稿,在他提供〈基督徒看人工智慧〉一文中,從基督教的視角出發,探討了AI技術的本質和影響。他強調,基督徒應該以開放的心態看待AI技術,並在使用這些技術時,保持對信仰的堅持和對倫理的重視。

結語

《ChatGPT來了!—AI時代的挑戰和因應之道》這本書,透過五位先進專家的深入分析,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幫助大家理解AI技術的發展及其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希望這本書能夠啟發社會及教會各界讀者,在面對AI時代的變革時,能夠所有省思,並積極的應對措施,共同迎接這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