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沉思滌心亭:佳美身影何處尋?/吳鯤生

【吳鯤生】

《校園》雜誌資深主編/校園書房出版社總編輯

不分種族、不論在地球的哪個角落,每個小孩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那一聲宏亮的啼哭,彷彿向周遭宣布:我來「報到」了。

從童年、少年,到青少年、青年,到成年、老年,不同階段,每個人的人際網絡溫和地(或略微突兀地)更動、變化、擴大。

而這一個又一個相似、又不完全一樣的人際網絡,等待著一個又一個的孩子「投入」。  

「人際網絡」,是造物主智慧的設計,而似乎又那麼自然、不做作地伴隨著新生的生命體而來。

我們無法想像沒有人際網絡的人生,那一定蒼白、單調、無趣;人類社會的美與豐盛,相當比例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而來。

然而,不少人的巨大傷痛、巨大失落,竟也來自人際網絡。

人,與社會,就是如此弔詭:祝福和驚喜,來自友情、愛情和親情;然而,傷痕和淚水,同樣來自種種的情、種種的慾。

身影看似不佳也不美

史提芬是個人際關係適應不良的例子。他求學於美國麻塞諸塞州波士頓地區一所大學,因為自我形象不佳,經人介紹,向開業的心理醫師葛利夫求助。

有好幾個月,史提芬定期掛號,與醫師晤談,但進度很小。

某一年3月中旬,波士頓下了一整天的雪,醫生「開始擔憂回家的路」,他知道幾乎每條路都會結冰,開車因而非常危險。

那天,醫生最後一個約診者是史提芬。晤談結束,醫生望向窗外,心裡湧上的是那可怕的回家之路;突然間,他想起史提芬的宿舍,和他住家方向大致相同。醫師提議載史提芬一程回宿舍。

大學生訝異非常—好像治療師不可以送病人穿過風雪回家似的,不過他接受了。醫生的用語跟往常一樣,滿有專業素質,「我告訴他每一條規則都有例外,只需是在恰當的情況下。」不過,葛利夫善解人意的加了一句:「我也可能需要你幫忙推車,從雪堆中脫困。」

故事還沒有完:「我們駛上麻州高速公路的入口斜坡。接近收費站的不找零窗口時,我丟了一枚兩毛五分的硬幣到收費盤中。很不巧,我平生第一次沒投準。硬幣掉在地上,說得精確一點,是掉進一堆凍結的泥淖雪水中。」

醫生沒有備份用的零錢,大學生也沒有。葛利夫只好下車找尋。那是晚上六點半,天色已黑,刺眼的車燈來來去去,而醫生找不到硬幣。

天候不佳時,大家的耐心特別不夠;醫生感覺,「似乎每一輛麻州的汽車駕駛都在對我按喇叭。」

漫長的幾分鐘後,他們終於「脫困」。


      

回家途中,車廂內的史提芬,一言不發,空氣好像凍結了。

隔了好幾個星期,史提芬才恢復約診。會面時,第一個15分鐘,史提芬不發一言。直等到醫生說,「你很安靜。」

葛利夫記述—

「你想,」史提芬說,「有人推薦我來找你,是因為你聲譽超群。但是搭你便車回家那次,是我這輩子最惡劣的經驗。我看著你匍匐在雪中找硬幣,顯得失落和無助。我……覺得憤怒、困窘和羞辱,因為我前來求助、這麼仰仗的一個人,居然顯得……無能……。」他眼眶湧出淚水:「你讓我感覺到我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他停了一下:「那麼無助,那麼無能為力。」淚水沿著史提芬的雙頰流下,他的身體因啜泣而抽動。

稀奇的是,治療進度從那天起出現轉機。史提芬開始把醫生當成平常人,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葛利夫醫生不再是偶像,但也不全然是廢物。現在,史提芬知道醫生「懂」他了。

很稀奇,狼狽不堪撿拾銅板的身影,竟然給陷入僵局的醫生和求助者開了一扇門。

包容不佳不美的身影

美國喬治亞州是花生的故鄉。四十年前,擔任過喬治亞州州長的吉米卡特,獲美國民主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他贏
了選戰,19771月入主白宮。

卡特是委身而認真的基督門徒,在家鄉堂會擔任成人主日學教師。選戰期間,有媒體提出,新約聖經中耶穌說,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記者問卡特,在這個特定的規範上,他及不及格?卡特坦白承認,他達不到耶穌宣示的標準。

結果輿論嘩然,尖酸的媒體人批評卡特不貞潔,一時之間,這位民主黨候選人聲勢下墜了些。

和同黨的前輩人物約翰‧甘迺迪,以及後輩柯林頓相比,卡特是模範生,未曾拈花惹草。

但即使面對甘迺迪和柯林頓,一個誠懇基督徒,低頭想想自己曾有的「幻想」,對照媒體引來詰問卡特的那段經文,結論會不會不是謾罵兩位名人,而是謙卑承認,哪天若身居政治圈巔峰,也許自己的醜相比他們更不堪。

因為自知,所以包容,

因為心虛,所以不敢高調指責別人。

因為認知自己裡面蠢蠢欲動的慾念,所以同情犯規的人、出軌的名流。

基督教的《聖經》,大概是各種各類宗教經典中,最「寫實」的一本。舊約時代的君王大衛是以色列民族英雄,聖經卻赤裸裸地披露大衛強占部屬美眷、借刀殺人。而千百年來,沒有任何一個愛國者敢更動一個字。

《聖經》明明白白的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聖經》不討好任何一個時代的讀者,《聖經》不妥協,它絲毫不美化人性醜陋的那一面。

那,我們是不是走進了「死胡同」?《聖經》既然宣告了人性極其醜惡,我們要往哪裡尋找佳美腳蹤,構築佳美身影?

佳美身影─遙不可及?

如果《聖經》的人性觀只有負向那一面,那我們的未來一片漆黑;然而真理的特質在於她的雙面性,創世記並不是從第三章展開,人性的惡從亞當、夏娃悖離神那一刻開始滋生。

在人背離他的根源—生命之主之前,《聖經》已標舉人性的美來自造物主:「我們是按上主的形像而造」,我們擁有從上主而來的慈愛、正義、信實、智慧的性情。

人性「善」的一面,在次序上,早於人性「惡」的一面。

這個洞見的重要在於:醜與惡不是人類「一開始」的面貌,在歷史中,人性曾是美的、有愛有義的。   

歷史上種種理論: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等等,如果缺少《聖經》這個視角,人類的前景其實是灰暗的,因為看不到出口。

真的有「路」可走嗎?

確認「第五面牆」的存在

曾任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的巴斯卡力,是個怪才,他是單身人士,卻一再談論「愛的真諦」;他的成名作《愛,生活與學習》席捲了太平洋兩岸的書市十數年之久。

單身人士談「愛」,居然談得那麼親切、實際,而又引起共鳴。

巴斯卡力的重要論點,在於「要建橋,不要築牆。」人與人之間有許多無形的牆,需要拆除。

這位作者寫的書有許多珠寶,但終究距離「經典」一步—一大步。今天到書店參觀,已經不容易找到他的著作了。

因為巴斯卡力只看到人被四面牆包圍,他忽略了隔離人與上主之間的那一面牆—第五面牆更為關鍵。

兩千年前奔走於中東巴勒斯坦的智慧人保羅,境界比巴斯卡力高出一等。

保羅從監獄裡寫了一封信給腓立比教會的兄姊,他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腓立比書32

保羅跟教會兄姊說,他人生的重大轉折在於遇見耶穌。耶穌的愛、耶穌的溫暖、耶穌的光芒,讓他眩目;他的眼睛、他的心、他的整個人,因而被耶穌所奪。面對如此超群的「一位」,終其一生,保羅的目標明確無比,他要竭力去「得著」耶穌基督。

我們與上主之間的「牆」,一旦拆除,看見了基督的美;其他的誘惑:閃爍的金幣、貌美的女士、掌實權居高位,比較不容易長驅直入。

不過,仍然有一些信徒和教牧領袖不慎絆跌,我們對罪與惡並沒有十足的免疫力。

良性的「分享」循環

與保羅同時代的另位智者彼得,也提出處方。     

他說,上主給我們一個偉大的承諾,就是我們能分享「神的性情」。

「神的性情」?好像抽象了些。用彼得的話來闡述,就是神自己的榮耀和美德(參考彼得後書13-4)。

這樣說,仍然不夠具體。

我們回到稍早前提到的「神的形像」;兩相參照,也許可以稍微體會到,彼得是在表達:擁有佳美身影的出發點是,上主的愛與智慧得先溶入你的生命、你的性情,內化成你的一部分;你才有可能「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

這是第一階段的分享—有分於「神的性情」。

彼得後書第一章接下去的段落(第5-11節),作者提出從「信心」到「愛的行動」的八個步驟。

這是第二階段的分享—去愛:愛弟兄、愛眾人,如此,「良性」的分享循環才啟動得來。

心理醫生葛利夫主動在風雪天送年輕學生回宿舍,有可能是「關愛他人」的質素已內化到他的生命裡,因此,在情況發出訊號時,他的反應是—付出愛、付出行動。

擴大視野、增強受挫力

《聖經》之外,也不要排斥其他的無聲朋友—書籍。

「閱讀另一個好處,是增加個體受挫折的能力……。閱讀別人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困難……。同時,人一旦發現別人也和自己一樣受過這個苦,心中不平之氣就會消減許多……。」(洪蘭,《知書達理》,頁200,遠流,2004

「讀書可以改變氣質,……原因是讀了很多書,視野變得寬廣,不會再為芝蔴綠豆小事煩心,眉頭不會深鎖。知識淵博,使你對問題有很多的解決方式;成竹在胸,使你談吐有物,進退得體,這便是風度和氣質。氣質必須經過讀書的薰陶,急促是不可得的……。」(同上引,頁201

結語

葛利夫醫生某次旅遊途中經過農場,和五十多歲的農場主人寒暄,才知他得了多發性骨髓瘤,情況不樂觀。主人當機立斷,結束原本的牙醫生涯,回到童年故鄉,買下一個農莊,除了養魚、開墾大菜園,他撒下樹種,預期未來會有一片綠蔭。

一年之後,醫生重訪農場,主人已在半年前去世。葛利夫既感慨,但也釋然:

「哀傷的我,環視四周肥沃的田疇與樹林,那些是他播下的生命。雖然已經遠離,他想傳達的訊息卻清晰無比: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想起一句諺語:『一畦園地裡最好的肥料,便是農夫的身影。』」

葛利夫在他的著作《人生的9個學分》中,第一章取名〈留下遺產〉,他說:「說到底,真正會發生作用的,不是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卻是我們分享給別人的東西;是我們所分享的東西,使我們與別人產生關連,也因而與過往、與未來聯繫起來。」(頁40

美的身影不會在我們離開世界那一刻突然冒出,她是平常日子裡刻意,或不刻意的「分享」累積而成;她也是由一個又一個並不十分起眼的美麗腳蹤串聯而成。

祝你的平常生活開始走上良性的分享循環。

參考資料:Barrie Sanford
Greiff,
《人生的9個學分》,大塊文化,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