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議遷都高雄論/蕭家興

平議遷都高雄論 [1]

遠見雜誌利用地方經濟、政府效率、企業效率、基礎建設及科技等指標,評比台灣各縣市的競爭力。評比結果:台北市不愧是首都,絕大部分的評比項目均名列第一,為最具城市魅力及競爭力的都市;具有空間經濟學意義的台中市居次,而擁有港埠及水岸的高雄市則僅得到兩個第六及兩個第七,綜合評比排名為第八名。一項有趣的發現,就是綜合評比比較好的縣市以北部縣市居多,顯示不僅選票的政治版圖有南北之別,連地方的競爭力也有南北差距。

以此對照於日前國家副元首感念台灣南部選民的支持,一時興起倡議遷都高雄,期透過拉抬高雄市的行政功能,以平衡南北差距、展現海洋立國的精神,並拋棄以台北之名掩蓋台灣之名的歷史包袱。這種以政治思維思考都市發展政策的模式,論都市及國土專業,缺乏城市經濟學的「中地理論」作為基礎,論土地的經濟使用,則未能記取早期國家新都中興新村雖曾開發完善,卻因省虛級化正荒廢中的教訓。

的確,以國家領導人的崛起地作為首都,固然有政治圖騰的象徵意義。但每一朝代的執政者若是不自量力,想以遷都來誇耀其施政氣魄,倒頭來仍將是捕風捉影般的虛空。倒不如謙卑下來用心經營國土,不分東西南北,為所有國人建造永續發展的產業都市、網路便捷的智慧城市及居住環境優質的生態城市,才是長治久安的治國之道。

客居世間各地的基督徒,固然期待在世能居住在像加拿大溫哥華等優質的城市中,但基督徒更羨慕的是,與亞伯拉罕一樣同蒙「…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城」的應許(希伯來書第十一章10節),永遠居住在神所經營的新耶路撒冷城,就是在素常的日子裡,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在上帝之城過著充滿靈命的信仰生活。

[1] 本文刊於2004.07.01基督教論壇報第23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