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成立宗旨

本會本於聖經信仰之精神,為推廣經濟倫理教育、倡導簡樸生活、建立正確財富觀為宗旨。

成立緣由

鑒於國家經濟發展後的種種現象,經濟正義極需彰顯,基督徒企業家和財經管理專業人員,共同藉著研究、座談及分享,以追求基督信仰在經濟生活中的落實。

1996年,第五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在香港召開,「經濟倫理與理財」議題引起當時與會者的熱烈迴響。為因應此一時代需求,嗣後根據大會分組討論決議的行動方案,於19997月在臺灣成立了「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

研討會序言一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旨在推動基督徒對聖經金錢財富觀和經濟倫理的重視,自2001年舉辦「上帝與金錢研討會」迄今,得以每年在神學院舉辦研討會,獲得大家的熱烈回響。感謝主,20101127日以「上帝與全球化」為題,和中華基督徒專業人員信望愛社,擴大共同辦理此次研討會,是為回應當今衝擊你我經濟生活所有事宜的一次學習和省思。

自早期基督教發展的歷史來看,全球視野不斷變遷下,也衝擊基督教的宣教和思維。英國斯托德(John Stott)牧師舉出基督徒面對近代社會十大倫理議題中,除了社會參與、墮胎、軍備競賽之外,我想,「全球化」將會是現在及未來持續縈繞你我思想、衝擊基督徒生活的重要課題。作為一個普世廣傳福音的基督教一份子,我們必須對全球化的議題加以回應,並憑藉基督的託付,在大時代中看見上帝的作為和人的責任,學習教導人安身立命之道。

鑑於「全球化」的議題範疇廣大,舉凡經濟生活、環境生態、政治治理等,實有賴所有專業人士及關懷社會的神學家、倫理學者、傳道同工們投入、省思。近日,在基督教界中,「全球化」一詞遠比「地球村」不令人討喜,蓋全球化下,未蒙其利、先受其害者不少;它可以被發現某些強勢、或者力不能禦的作為,讓弱勢備受欺凌;人性的軟弱面在全球化下,可以造成普世更廣闊的災難。

但是,在產業發達和物質福祉而言,全世界普遍多有全球化的受益者。尋求以有尊嚴、謹慎的物質生活過活,敬虔端正地度日,在當代全球化運作之下,還有空間嗎?基督教的世界觀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完全無瑕的世界。那麼,我們如此一面願意提升人類福祉和自由,一面斥責全球化的態度,公允嗎?基督教的信仰可以還給全球發展的前進道路上,予以鼓勵、反思和導正嗎?我們可以面對或者致力於一個善良的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發展,而兼顧弱勢嗎?基督徒神學、教會和專業人士的職責又如何呢?

我們將研討會相關文獻編輯同時,亦收錄關於神學與經濟學、靈性與正義、基督教觀點的經濟學導論等專文,以饗讀者,並期收拋磚引玉之效。

孫震校長是經濟學前輩,和台神副院長鄭仰恩,均是心思細膩、幽默親切,且關心經濟企業倫理問題甚為深刻的學者和牧者。兩位同時在此研討主題中相遇分享,並予以編輯成冊,意義重大、也是和教會及所有專業人士最好的對話的開始。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

董 事 長 陳定川

執行董事 胡業民 謹識

2011/5/16

研討會序言二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創立迄今,每年舉辦聖經經濟倫理研討會。繼「富與貧─倫理與聖經的省思」(2012)、「房屋與土地:聖經觀點」(2013)一系列研討會後,2014年本基金會再次以實際面探討「留什麼給子孫?」作為第15屆研討會的主題。

這是信徒都會遇到的問題,教會牧長普遍教導信徒「基督傳家」,而對於是否留財富給子孫及如何留等問題卻語多保留;然而,這是極實際的議題,值得我們尋找聖經裡神的旨意,並從神的旨意尋求如何留財富給子孫!

1996年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在香港召開,其中「經濟倫理與理財」一組討論的結論之一是盼望在華人教會中推動「信徒撰寫遺囑」作為我們會後的十大行動方案之一,亦即期望讓每個基督徒都能確認財富的主權在神,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來自耶和華」。這個思維一直到此次以「留什麼給子孫?」為題目時,開始落實了第一步。

我們幸能邀請到敬愛的前財政部長白培英長老等所有講員,除了愷切分享外,並提供文稿,得以編輯整理,使本文輯能夠呈現在華人教會面前,不但是留下此時華人教會的省思,更期望讓所有同工在講台上多予發揚,所有讀者一起重視這樣重要的課題,願文輯的出版,將榮耀歸給神。

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

董 事 長 陳定川 謹識

2015.7.2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